写了好几天的山西,有写过最值得去的古城、古镇、大院,今天给大家介绍介绍山西的古堡。山西,东边是太行山脉,西边是黄河,而北边就是大草原,这样的地势造就了山西有非常多的古堡,有建在山中的,有建在河边的,有建在戈壁上的,有建在长城上的,风采各异。
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你想起“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你回忆起“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你感觉“古镇门前去,长安路在东。”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你流连“清明古镇慢闲游,繁盛烟云随水流。
神秘古堡残存的城墙白草塬四百户村附近的神秘古堡——塌堡子人们在古堡墙上挖开的豁口《会宁县志》刊载的汉祖厉县城遗址福慧寺四百户村中苞谷屯子忙碌着的乡亲们慢牛坡一带险峻的地势慢牛坡战斗纪念碑柴洪宇烈士像(何继宗提供)红军墓田野中古堡静立,高大厚实的城墙上,却没有一个城门。
可以说,窑洞是陕北人民自创的奇迹。如今在陕北的榆林,有两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清代窑洞建筑群,其窑洞的建筑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位于米脂城东南十多公里的桥河岔乡刘家峁,有一座姜氏庄园。这座庄园由村里首富姜耀祖聘请北京专家设计,召集县内能工巧匠兴建而成。
镇川堡是在明嘉靖29年,当时的延绥巡抚张珩为了抵御蒙古骑兵,在无定河沿岸筑土为堡,同时在堡子周围设兵寨,同时命名为镇川堡,这也是现在镇川村、镇川镇的由来,当时的明长城城墙长约2000米,高2.3丈,并有指挥楼和南北城门,清朝时还有扩大,并有了东西城门,直至民国时期仍有驻军,不过后来损坏严重,现在只有周围的瓦岗寨、薛家寨、朱家寨尚存,曾经的烽火台遗址依稀可辨,其余都湮灭于历史的烟尘中了。
长城,无疑是通往历史最近的路;长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长城历史,是国家現存的文化记忆,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 张明弘寻根长城团队,把自己放逐长城及周边村落,注重农村现状,用心贴近自然,感受生命的价值。寻古探幽,洗礼思想,敬畏先祖,传承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绥德党氏庄园名称:绥德党氏庄园时代:清至民国所在地:绥德县白家硷镇东贺家石村公布时间:2013年3月5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绥德党氏庄园位于绥德县白家硷镇贺家石村,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经党氏六辈人的逐步完善,至民国时期,历时近百年形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前段时间接二连三给大家介绍了几座秦商大院,主要集中在陕西关中地区。现在很多朋友,都听过晋商、徽商,也曾游览过晋商大院和徽派建筑。其实中国出现最早的商帮是秦商,也就是陕西商人。明清时期,秦商是全国著名的商业集团,被尊为“西秦大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