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苏童的作品是从妻妾成群开始的。他的总让人看到人性的丑恶。虽然是丑恶,也让我们看到不易。《米》是以米店冯家为主线写的。一个占星家说,人死后是一定要去天堂的。被占卜的人问,难道就没有地狱吗?占星家说,人间就是地狱。对于米店的二小姐绮云来说,她的人间就是地狱。
中国文学从来也没有像当代新潮小说这样需要阐释。新潮作家和新潮小说在各种各样的批评视界中可谓是面目全非了。苏童发表于1991年第3期《钟山》上的长篇小说《米》也无疑正是一部具有这种阐释可能性的小说。对它的阅读将有助于我们把握90年代新潮小说发展变化的某种崭新信息。
第5章 苏童:南方的文学精灵一、苏童小说的生命意识苏童可以说是新潮作家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一位作家,也是一位从不愿固定自己的作家,从“历史追寻”小说到“现实追寻”小说,从“枫杨树”系列到“枫杨树后”小说再到“红粉”和“妇女”系列小说,他每次都以迥然不同的形象刺激读者的阅读习惯。
“文学观澜”是中国作家网在《文艺报》所开设的专刊,其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究”专版旨在总结获奖作品以及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经验,我们邀请作家、评论家或回顾重温获奖者的代表作品,或把脉其创作整体风格,或解析其近年文学创作,力图形成多元立体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研究新貌。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迎接第12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进一步丰富广大读者公共文化生活,共同营造全民阅读良好社会氛围,陕西省图书馆“世界语言,中国故事——馆藏中国主题外文精品图书展”于近日推出。
来源:人民网图为霍尼・沃森。帕特里克・谢德-西蒙兹摄作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越来越多的西方青年翻译从业者正在加入到中国文学的推广传播。八月的一个雨天,人民网前往北约克郡采访了崭露头角的英国新一代青年翻译家、科幻小说作家霍尼・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