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秦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国务院追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12周年常派经典剧目展演活动于8日、9日在郑州艺术宫上演,郑州市豫剧院为戏迷带来《红白花》(即《拷红》《白蛇传》《花木兰》)三出常派经典剧目。
来源:【濮阳日报】本报讯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重阳节来临之际,范县各乡镇、各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重阳”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全面深化移风易俗厚养孝亲传统,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户外劳动者慰问演出活动现场大众网见习记者 徐兴冕 通讯员 尹秀芹 济宁报道3月3日,济宁市梁山县总工会联合梁山街道幸福街社区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曲韵水浒 戏聚梁山”户外劳动者慰问演出活动。整场演出在器乐合奏《大桃红》表演中拉开了序幕。
豫剧角色行当由“生旦净丑”组成。图为豫剧著名折子戏《三哭殿》中老生唐王李世民扮相。中国网图片库 孙凯/摄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台湾等十几个省区,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
在复演常香玉先生豫剧《拷红》的排练中,姜宏轩先生的一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他对我说:你如果真想把豫剧伴奏好,你必须先要去搞清楚二胡在这个乐队中的身份,有了自己准确的定位,才能让二胡在豫剧三大件的主奏乐器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戏比天大,艺无止境”,这是常香玉的人生格言,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她将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使豫剧这个乡间小戏一跃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也将高风亮节的精神品格永留天地人心之间。
豫剧《九品巡检》豫剧《风雨故园》在中国地方戏大家族中,有许多源远流长、魅力独具的剧种,昆曲、越剧、黄梅戏、川剧、豫剧等,可以列出一串很长的名字。但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这些剧种大都只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流传,“变脸”虽奇但不出川,昆曲虽美但不过江,黄梅戏虽俏但只存在于一定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