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六,太原古县城游人如织。本报记者郭慧摄 大年初六,太原古县城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乙巳蛇年春节,以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盛宴,向八方来客展示着三晋大地的独特魅力。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一阵锣鼓声由远及近。
中新网山西新闻6月7日电 题:山西太原:云端之“眼”护航 古县城焕发新生作者 高雨晴“太原古县城景区面积较大、文物古迹众多,因此我们对城内的视频监控需求较大。移动云依托‘5G+云’,让景区视频终端实现‘云端互联’。”太原龙投云际文化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部长朱晓虎7日如是说。
央视网消息:山西太原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晋阳,从春秋时期开始营建,到唐代日趋辉煌,在北宋初年战乱中废弃,晋阳古城存在了1500多年,给后世留下了不少历史传奇。日前,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展出1000多件精美文物,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探寻尘封千年的历史故事。
新华网太原7月31日电(武斌)盛夏时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端的太原古县城人潮如织、活力十足。在刚刚于此落幕的山西旅游发展·锦绣太原文旅推介对接活动上,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太原,又一次凭借着蓬勃活力和文化魅力走入大众视野。夏日的太原古县城。
【来源:山西晚报】12月25日,太原市五一广场锦绣太原展厅内,市民沉浸其中了解太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风情。该展厅围绕“千年古韵”“时代新貌”两大主题,以图片、实物和光影技术等展示太原的发展历程以及璀璨文化和建设成就。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太原2月9日电 题:山西太原:千年古村传承文脉变城市文化新地标中新社记者 李庭耀春节过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文化园熙熙攘攘,各种年俗文化活动,以及几百家商铺和上千个摊点吸引着游客和收藏爱好者游玩、研学、淘宝。
新华社太原8月24日电题:一城锦绣越千年——人文经济视野下的太原观察新华社记者汾河水上,备战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皮划艇队正在奋楫训练;晋祠圣母殿前,远道而来的作家们对精美文物赞叹不已;从钟楼古街到晋阳湖畔,到处散发着“千灯夜市喧”的浓浓烟火气。
12月7日,许多游客在太原古县城游览。正是入冬时节,天气微寒,太原古县城依旧游人不断,微暖的阳光抚触古老的砖石斗拱,让人感受其中的古风古韵、文化大观。走在古县城的大街小巷,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繁华盛世。
年终岁尾,太原再次捧回一项沉甸甸的荣誉:获评“2023年度活力城市”。“活力城市大会”案例评选由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聘请相关领域领导、专家和知名媒体,围绕产业、人口、生态、消费、人文、创新六个活力维度构成的参评指标体系,审议产生“年度活力城市”案例名单。
中新网太原1月25日电 (杨佩佩 杨杰英)如何推动千年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焕发新活力?25日,正在进行的山西两会上,山西省人大代表、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所长蔺涛表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保护传承,助力千年古城“活”起来。
本报讯 “古县城”成了太原文旅新亮点。3月18日,《人民日报》第7版“传承之光”栏目以《古城“重现”,是这样干出来的》为题,关注古城保护和修缮中默默奉献的居民、文物保护专家以及当地街道、村委会工作人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左图:太原古县城西北隅景色。杨文杰摄 右图:太原古县城里,来观看灯光秀的游客挤满了十字街。苏亚伟摄图为太原古县城航拍全景。孟治宇摄核心阅读明太原县城始建于1375年,比故宫还“年长”31岁。当地人都管它叫“古县城”。
晋祠 李学军 摄太山秋色 张昊宇 摄焕然一新的迎泽大桥 耿婧媛 摄钟楼街 邓寅明 摄中国宝武太钢集团精密带钢公司 王旭宏 摄太原马拉松赛 李学军 摄迎泽公园晨练的市民 邓寅明 摄记者 袁剑锋 秋天的太原,绚烂多彩,汾水悠悠波光粼粼,东西山层林尽染,山水柔情,雄伟秀美; 秋天的
“锦绣太原正当红”第三季2023年太原城市品牌系列宣传活动之“古都晋阳话历史”于11月10日如期开展,活动邀请到了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韩田鹿教授,及本地多位文物考古专家、学者及博物馆馆长,在暖意浓浓的初冬时节,一起煮茶品茗,漫话太原文化历史,解读“宝藏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