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中药房开到家门口、购买中药当天免费送达……今年以来,市中医院推出中医移动诊疗服务新举措,受到患者及家属欢迎。配备便民车,中药房开到家门口7月下旬,正值伏天,暑热逼人,加上连续多日强降雨,湿热难耐,我市部分县区村民出现腹泻、皮肤瘙痒等症状。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一代良医千秋月,照彻华夏万户春。作为“医圣故里”,南阳经方传承,名医辈出,底蕴深厚。9月26日,在“仲景之光 ‘新’耀世界”网络主题采风活动现场,21岁的湖北女孩梁吴仪正在“义诊体验区”忙碌。去年,梁吴仪从家乡潜江慕名而来。
“我之所以从医,是不想让家族几代行医的历史和经验到我这里断档。”参加南阳第十六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中医世家传承发展论坛的杨天堂说。今年70岁的杨天堂是南阳市中医院皮肤科医生,来自中医世家。他60岁退休后被医院返聘,至今仍坐堂行医。
宛美好评“仲景之光”系列②传承与创新并进 光耀千秋的中医圣地评论员:杜增波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辨证论治,终成一代医圣。18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行医四方扶救苍生,著就经典名著《伤寒杂病论》,成为“众方之宗,方书之祖”。
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 魏广宝 通讯员 郑敏/文图12月13日,走进南阳市宛城区的一家药膳饭店,墙上挂着药草图谱,桌上摆满药食同源的中药材,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药草香。前来就餐的贾女士表示:“现在人们讲究吃好吃出健康,所以基本上我们朋友聚会,药膳菜品都是必点的。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张宁耳穴贴压、热敏灸、葫芦灸、火龙罐、清宫正骨……9月26日,在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南阳市骨科医院)非药物治疗中心,医生和护士正在通过特色的中医疗法为患者祛除骨伤病痛。
□郝春城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仲景文化的发源地、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南阳医圣祠是中医圣地,被称为“中医祖庭”。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南阳时,在南阳医圣祠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我市于2021年启动医圣文化园建设项目,医圣祠园区面积扩至历史最大规模。
肛肠科主任 主任中医师、教授。南阳市名中医、南阳市“最美医师”、第五批河南省中医重点肛肠专科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第二批中医药青苗人才培养指导老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先进名医工作室、河南省肛肠名医工作室、全国中医肛肠学科知名专家、河南省肛肠学科知名专家。
编者按 为进一步弘扬仲景文化、打响仲景品牌,在全社会营造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浓厚氛围,助力南阳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由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南阳医圣文化园、广州白云山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白云山小柴胡杯·我心
南阳要新增一所大学——张仲景国医大学。可以说是重建,暂定的名字——河南国医学院,相比还是原名比较好,霸气!很多中医世家,坚持到了中医的春天。而南阳有着丰厚的中医土壤,相信会把中医做的越来越好!1985年,出身于六代中医世家的赵清理在仲景故里南阳创办了张仲景国医大学。
日前,南阳市举行市中心城区中医诊所中医药适宜技术(灸类)应用暨张仲景经方阁艾灸馆揭牌仪式。南阳是仲景故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南阳艾被誉为“八大宛药”之首,艾灸作为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疗效。
南阳义工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宣讲团(第36期讲座)中小学生进中医实践课堂——仲泰医圣堂三月春风和煦,阳光明媚。3月28日上午,南阳市义工联组织联络我市37小学的学生代表到南阳仲泰医圣堂进行中医研学活动。本次活动共有四、五年级的60名学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