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顺手艺人余和星耗费1年时间,完成了银饰錾刻作品——老安顺钟鼓楼。这个用10斤银子錾刻的仿古建筑高38公分,宽25公分,一共分为四层,第一层为城门,上面三层渐次收束,四面均有雕花门窗,门窗上雕刻的各种图案清晰可见,最上面一层内还挂有钟。
日前,记者从安顺市地震局了解到,自2007 年安顺建立地震观测站以来,共发生过17 次小地震,最高震级3.0 级。历史上1859年6月27日,也就是在156年前,关岭镇宁两县交界就发生过5.5 级地震,是安顺境内目前发生过的最大一次地震。地震一旦发生,安顺会如何应急?
翻看着这些老照片看着那些我们回不去的安顺,那些刻下时代烙印的珍贵记忆……那时民国初期的安顺那时的安顺的老房子那时的安顺,情末民初的市貌那时的少数民族照片那时的西秀山白塔那时的大箭道那时的大龙井那时的也会很热闹的顾府街那时的老大十字那时的安顺西秀山那时的安顺小商品市场那时的新大十字
安顺城区安顺城区黄通力,贵州家喻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在地产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今年,他发现了一个特别现象。“安顺也进入大盘时代了。”他说。确如他所说,翻开安顺楼盘地图,一大波名为“城”的楼盘正在兴建,它们体积庞大,能够容纳下数万人口。这与安顺未来规划不谋而合。
“奉军令调北征南,五尺道山崖两开;离乡背井豪情壮,忠君爱国守边关……”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上,贵州展馆内的屯堡文化展现了600年前将军征战万重山,大江东去不复还的场景。独特的装扮,精致的面具,一锣一鼓伴奏,跟着节奏,一人领唱众人伴和,参观者拿着手机记录下精彩片段。
提及安顺,它的名气远没有境内的黄果树瀑布所闻名,这是一座地处贵州省西南部的秀美之城,它处在北盘江的东北侧,与贵州省会贵阳市相邻,属珠江、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侵蚀、岩溶地貌广布,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盛产多种名贵中药材,煤炭、石料资源丰富。
2011年的贵州之行参观完黔东南回到贵阳,正好是13日,晚上在寨欢亮——一家苗族特色非常明显的饭店里就餐,当大家拿出蛋糕、熄灭灯光时候才知道是为我庆生,在距离家乡千里之遥,有那么一群人一起为我庆祝生日,这还是人生的第一次,那份激动与感怀至今还记忆犹新,由衷的感谢大家。
你对安顺有多熟悉?你对它的认知是新大十字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还是那让人口水逆流成河的安顺美食;是充满园林色彩的城市氛围,还是“中国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等众多代表安顺的“城市名片”······A爱在安顺安顺,不仅仅是一座城,也是一个梦。
第一人生总有很多难忘的“第一”它们有的是“第一次”有的是“第一个”还有的可以用“最早”来形容安顺这座城也不例外从元朝到明朝建城从“民宿集群”到“黔货出山”从“虹山水库”到“虹山湖”……安顺城的“第一”“最早”就是安顺一个个“地标故事”第一最早首先今日份“寻城记”我们一起“寻找”那
1980年代安顺三中校园一角 宋兴平1990年代安顺三中校园一角 宋兴平 1980年代的三中校门 宋兴平在老安顺人的记忆中,“三湾十八巷”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三湾十八巷,一半行不通。九桥十八洞,三洞水不流。四寺十八庙,一庙无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