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邱山,很难将她和“一馆之长”的身份联系起来——年轻、优雅,不吝于分享自己对于古钱币的热忱和认识。她总说,钱币是个别致的收藏门类,串联的是中国数千年的经济人文历史。走进邱山所在的东莞钱币博物馆,“震撼”是第一观感。
广东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省市,当时对于广东地区有特殊的政策,包括三来一补,三资企业,总产值年年大幅度提高,以1984年为例,当年工农业产值535.53亿,比上年增长17.68%,财政收入增长9.48%,大大的超过计划,固定资产投资仅一年就增长了42.09%,放到现在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增幅。
订单合同由驻英大臣刘瑞芬代办,主要造币用印花机有大型机器4台,与伦敦皇家造币厂同级,每台日产银圆2.5万枚左右;小型造币机86台,每台日产铜钱3万枚左右,这日产银圆10万枚、铜钱270万枚的规模在当时各国造币厂中堪称之最。
广东银币又称广东省造银币。泛指广东铸钱厂生产的各种面值银元。广东铸钱厂原为广东钱局,后改为户部辖度支部造币厂广东分厂。由光绪年间开始生产银币一直到民国年间生产了数十种不同面值的银元和银币。 在我国近代银币中,广东省造银币是久享盛名的一种。
广东机制铜元造于清光绪26年(公元1900年),铜元收藏界大多把这一年定为铜元诞生元年。其实早在光绪15年(1889年),广东钱局就开始用新购进的造币机器铸造发行了一种中心有孔的“光绪通宝”机制铜钱,这实际上是我国方孔钱走向机制铜元过程中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