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偶然看到伪《六合拳序》的真正作者孟綍如先生的曾孙、太谷孟宪时先生于1990年出版的他的《形意拳术探微》中一些情况,作者对李洛能、孟綍如、及车毅斋的生卒及李洛能因何来太谷的等情况作了一些叙述,使笔者对李洛能是否参加过戴家在河南南阳社旗因与捻匪恩怨而所发生的厮杀,有了解释。
14、张树德,大清直隶祁州人,自幼习武,功夫过硬,乃当地武术大家,尤其擅长家传刀枪棍棒等长兵器,有一次与形意拳大师郭云深较技比试,双方以其拿手的白蜡杆相搏,几经较量,张对对方的武功与人品都极为佩服,便欲拜师学习形意功夫。
要理解这几句话,其实可以先去看看吕洞宾的百字铭:“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占中央,脚踏中门抢他位,就是神仙亦难防;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势取,束展二字一命亡;肘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或往里拨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拳如炮形龙折身,遭敌好似火烧神;胯打中节并相联,阴阳相和
我们几十年一直致力于挖掘抢救研究整理,因此有《武术古籍珍本文库》《民间武学藏本》《传统武学珍稀文献汇编》《中华武藏》等系列先后问世。今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帮助下,又推出《中华武术典籍珍藏》堪称中国史学界及武学界的又一大盛举。
李洛能,出生于一八零八年,河北深县人,名飞羽,字能然,世称老能先生。经过十个年头的苦学苦练,他是武艺高强、拳技精绝,人称“神拳李”,后在心意拳基础上,他吸收道家的养生观点和哲学思想,集各家武技之长,结合平生武术实践,取长补短,改革创新,独创养生与技击并存的中华武术名拳———形意拳,并著有《形意拳谱》,一时间威震江湖,享誉武林。
武术,是我国民族形式独特风格的传统体育,它有着悠久发展的历史,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形意拳包括十二形、十大形,原名心意六合拳,源于山西,盛于河北,古传为宋代岳飞所创,但依诸史籍,仅载岳飞学艺于周侗,未详所治何拳,此证来源于清乾隆十五年戴龙帮先生在心意拳序文中所述,岳飞擅枪术,所练之拳名为“意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