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日本代表团一行十一人正式出席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其中,外相重光葵身着黑色礼服礼帽,作为日本政府代表,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一身戎装,作为日军大本营代表,其他九人是由三名外务省代表、三名陆军代表和三名海军代表组成,向英美苏中等盟军各国代表签字投降,全程由美军麦克阿瑟五星上将主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获得制海权,各个海军强国都设计了规模和火力更强大的战列舰,主炮口径上升到16至18英寸。由于战列舰的建造和维护费用极其高昂,这种耗费高昂的军备竞赛在战争结束后显然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各个海军强国不干落后,纷纷制造大口径主炮的战列舰,战列舰吨位也是不断增大。
自1911年美国海军军舰造修局决定建造重点防护的内华达级战列舰以来,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了长艏楼船型,前二后二炮塔布局,343毫米主装甲带,最高航速21节的技术特点,这种设计思路也被美国海军史学界称为“标准型战列舰”。
“密苏里号”是第四艘完成建设的“依阿华级”战列舰,为了能够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便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快速调动,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极限为准,采用限制船体最大宽度,拉长舰体的措施,重新设计了舰体,最大宽度被限制为33米,而舰体长度和吃水则被加大,舰体的长宽比达到8.2 ,而当
个人认为《兵器》杂志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将家中《兵器》数字化保存过程中,转载其上的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主要是想让读者以另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审视曾经的事物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