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李红根 许勃潮“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7月1日晚,由北方昆曲剧院梅花奖获得者顾卫英担纲主演的传统经典剧目《牡丹亭》在吉祥大戏院温情上演。顾卫英莺歌婉转,至情动人,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昆曲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表演之美。
掌上春城讯8月16至17日,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带来的经典曲目《1699·桃花扇》将在昆明剧院的大剧场精彩上演。《1699·桃花扇》由著名导演田沁鑫执导,文学大师余光中担任文学顾问,多国顶尖艺术家联手打造,双“梅花奖”演员单雯和施夏明领衔主演。
火热7月,北方昆曲剧院赴江浙巡演组携经典传统剧目《狮吼记》《玉簪记》,在苏州、嘉兴、舟山三地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巡演。7月16日,结束巡演回归北京舞台的演员们又来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在小剧场上演《狮吼记》。
从6月2日到6月4日,青年昆曲艺术家张冉将在兰心大戏院连续演出三天,为喜爱昆曲的上海观众带来“兰情冉冉”——张冉昆曲艺术系列专场演出,包括《贩马记》《牡丹亭》《玉簪记》三部剧目。“兰情冉冉”四个字出自南北朝柳恽的《捣衣诗》∶冉冉兰麝芬。
图为昆曲《牡丹亭》演出剧照。 李楠 摄中新网厦门5月5日电 (夏钟)由北方昆曲剧院带来的经典昆曲《牡丹亭》《西厢记》3日至4日亮相闽南大戏院,丝丝入扣的表演,为经典戏曲再赋新生,引领厦门观众领略中华传统戏曲的非凡魅力。
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唱腔婉转、表演细腻、词曲典雅。《李清照》、《长生殿》北方昆曲剧院《李清照》· 疫情期间,入场观演前需要您配合以下几个步骤,这可能会花费一些时间,建议您提早到场:第一步:进入剧场前扫描“健康码”和场所码并配合工作人员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异常和不能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观众,谢绝入场。
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舞台上满目姹紫嫣红,舞台下青春涌动,一派赏心乐事。6月2日至4日,优秀青年昆曲闺门旦张冉挑梁的“兰情冉冉”张冉昆曲艺术系列专场演出在上海兰心大戏院精彩上演,为沪上观众带来了《贩马记》《牡丹亭》《玉簪记》三部昆曲传统经典剧目,场场爆满。
8月16日,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带来的经典曲目《1699·桃花扇》在昆明剧院·大剧场上演,为观众呈现中式美学盛宴。昆明剧院2024首戏演出季“文学国风”板块将呈现2场昆曲盛宴,其中《1699·桃花扇》于8月16日至17日上演。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的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这些雅乐往往代表着民族的骄傲与自信的源泉,而昆曲便是我们中国的雅乐。
◎寄溟自1987年创排至今,江苏省昆剧院的《桃花扇》已经走过了37年。这部经过时间检验的作品,不仅在业界享有很好的口碑,还极有观众缘,成为一部商业性和艺术性双丰收的佳作,称得上是经典。江苏省昆剧院对《桃花扇》这一古典文学名著的整理、挖掘、打磨,前后经历了30多年。
活动合影(杭州市拱墅区台办供图)中国台湾网7月2日讯 近日,近30位杭台昆曲艺人相聚杭州市拱墅区小河直街昆曲会客厅,以曲会友,“唱响”大运河畔,共庆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以及昆曲被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称号23周年。
北方昆曲剧院经典传统剧目《牡丹亭》《西厢记》近日登陆中国大戏院,收获上海戏迷好评。《牡丹亭》《西厢记》都是有众多版本的经典之作,此次来沪的北昆版本遵循古今相因、革故鼎新的创作思路整理改编而成,具有鲜明的剧院特色。
爱戏的人们看《牡丹亭》的演出时,必会联想到它的作者汤显祖,但看《玉簪记》时,就未必人人都能说得出它的作者是谁了。北方昆曲剧院演出《玉簪记》剧照高濂其人《玉簪记》的作者高濂,字深甫,号瑞南,晚号湖上桃花渔,别署千墨主,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家为破落贵族,因其父经商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