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图》轴明代画家安正文所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中新网武汉10月17日电 (张芹 卢琪)来自美国、加拿大、瑞典、阿根廷、科特迪瓦、厄瓜多尔、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17日来到武汉黄鹤楼,领略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来源:【中国教育报】黄鹤楼,这座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之滨的古建筑,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竞相咏叹的对象。它不仅是一座楼,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段历史、一份情感、一种精神,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历史底蕴的象征。
中新社武汉4月13日电 题:黄鹤楼:一首“凝固的诗”作者 武一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公元1134年,南宋名将岳飞屯兵武汉。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后,他登临黄鹤楼,遥望中原,心潮澎湃,提笔写下这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图为夜色中的黄鹤楼耀眼夺目。
极目新闻记者 陈倩通讯员 郑雅飞黄鹤楼对今天的武汉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景点,但是你见过全是西式建筑,还安着防火警钟的黄鹤楼吗?今年是武昌建城1800周年,4月19日,由武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办、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武汉文史讲坛第17期讲座在武汉中心书城举行。
对于中国人而言,只要读过小学,“黄鹤楼”三字便不陌生。它早以诗的形式融进了我们的精神血脉。诗人啊,他肯定不知,他诗中的黄鹤楼,不只是他的,也已成了我们大家的——欢乐是大家的,忧愁是大家的,就连他的送别之谊,也好像成了我们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