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春节过后,重庆地区的多雨季节来临,潮湿憋闷的空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距离重庆市区西南方向不到100公里的江津县城,一位饱受疾病摧残的60多岁的老人,整日端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看书、思考,他就是曾经的风云人物——陈独秀。
与恶霸同居生子,22岁就嫁给比自己大29岁的陈独秀?或许大家心里都有些疑惑,潘兰珍的一生究竟发生了什么?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下陈独秀和潘兰珍的人生故事。提起陈独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陈独秀1879年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县城,打小就没有父亲的他是被爷爷陈章旭带大。
1942年5月27日,享年63岁的陈独秀先生在四川江津一个小村庄里与世长辞,寒酸的葬礼,闹事的特务,让这个曾经照亮革命之路的先驱,走得即悲凉又悲壮,“五四运动”已经过去多年,哪怕先生已经永远的闭上了眼睛,那些宵小之辈依然对其心有余悸、望而生畏。
然而,他的一生非常坎坷,不仅后期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感情上也一直不顺利,经历四段婚姻,晚年却只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陪在他身边。1879年,陈独秀出生在安徽安庆,其亲生父亲叫陈象五,是一个教书人,在他只有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在四川江津走完了自己起起落落的63岁人生。这位黑暗时代的执火者、觉醒年代的呼唤者、思想解放运动的领军者,在穷困潦倒中悄然离世。他如一道春雷般出现,激荡着死寂的中华大地,而他的逝去,却如残烛熄灭,仅在风中,留下一丝涟漪。
潘兰珍,又名潘若云,潘云仙,生于南通市余西镇大悲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带着全家逃荒至上海,在浦东码头谋生,做搬运工、挑夫,帮旅客搬运行李货物,后又进入英美烟草公司当装卸工,以拼卖苦力维持全家生计,但仍捉襟见肘。
1938年8月3日下午,江津的一个港口,一艘小客轮缓缓靠岸了。此时的他已经近60岁高龄,手里拿着一把蒲扇,神情疲惫困怠,而旁边搀着他的,则是一个三十岁的年轻女子,面容朴实中带点清秀,搀扶着陈独秀的模样满含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