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广东网友在我文章下面留言:“支持上海人说上海话,希望上海人与广东人互相支持传承传统文化”。一个四川网友这样回复他:“你这搞笑呢,人家上海人自己都不愿意说上海话了,以说普通话为荣耀,你个外人在这瞎掺和,不是搞笑吗?”
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深一代,顶多也是深二代,深圳本地人占的比例就非常小,过去的深圳就是一个小渔村,也没有什么觉得优越感的,后来深圳赶上祖国的改革开放大潮成为了第一个富起来的城市,所以说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那么50年之后呢,或许深圳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深圳这一次抗疫这么成功,都赶上上海的架势了,搞不好啊,他们也慢慢会傲娇,也慢慢认为以后他们也有优越感,但是我告诉你,这种优越感情况上海在1843年的时候就开始了,20世纪20年代就成了远东闻名的经济中心。
最近因为疫情,每天上头条看上海的新闻发布会,不时浏览了一些网友的评论,意料之中的是上海会被很多人怼,意料之外的是上海被怼最多的不是因为疫情管控的漏洞,而是针对上海市民肆意冷嘲热讽,污蔑诽谤,演变成了对上海市民的一场讨伐,大有按下上海人高傲的头颅再踏上两只脚,不,是让全国人民用脚踏在上海人的身上,让上海永世不得翻身。
现在从疫情数据来看,上海至四月底新增数据本来下降,在4.20的时候已经下降到15861例,但是后面疫情反弹重回两万数据,在4.22日又上升到20634例,虽然今天又有所下降,但如此反复前景并不看好,期盼五一之前能进入一万以内的想法,估计也比较难以实现!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一些作为历史见证的文化印记却悄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近日,中央台记者郭静、丁飞、杨静、 周洪赴上海采制《致我们即将消失的文化印记》。今天,让我们一起听丁飞讲讲报道之外她都看到了什么。报道播出前,我们几个人在录音房里,静静地把这“6分25秒”听了好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