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八一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了一部军事教学纪录片,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只见一名身材魁梧的战士挺身而立,他的左手托着一个没有炮架的迫击炮,右手则接过了战友们递过来的炮弹,然后一发接一发地不停射击,远处的标靶则被一个又一个的击毁。很多人看到这一幕时,都觉得这个人非常厉害,不用炮架就能把迫击炮玩成这样,当真举世罕见。
实习生祝锦如 制图赵章成曾是国民党军的一名普通迫击炮手,在宁都起义后加入红军。长征开始后,赵章成“百发百中”多次为红军突围创造条件。1935年5月25日,刚刚渡过金沙江的红军突出重围,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前,但强渡的“十八勇士”被敌军火力压制在滩头。
1934年5月24日,四川甘孜县大渡河,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河水彷佛带着怒吼汹涌而过,两岸的群山绝岭耸立静静的注视着河流,八十年前威震一时的石达开就是在这里覆灭,八十年后经历千难万险的红军也来到了这天险之处。
他在60岁高龄时,依旧将迫击炮操练得如艺术一般,弹无虚发,真正做到了“人炮合一”,是历史上罕见的天才,这个人就是开国少将——“红军炮神”赵章成。赵章成,河南洛阳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原隶属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是一名普通的炮手。
不过在这些授衔的1000多名将领中,有一个人绝对称得上是特殊的存在,他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大字不识一箩筐,却仅凭借着一手出神入化的发炮技术荣膺少将军衔。他曾在抗日战争时三炮成名,也一人单挑日寇一个连,发明了多种开炮方式,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授衔仪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拉开序幕。这是一次从元帅,到将军,再到士兵,共享巨大荣誉的光荣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