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在奉节旅游的时候,途径旱夔门景区,瞬间被这里如刀削斧劈一般的悬崖绝壁所吸引,更令我惊喜地发现是,就在这高达600多米的悬崖顶端的一个洞穴中,竟有着一座千年悬棺,太令人惊奇了,古人究竟是如何将这样一座厚重的棺椁放进了这么高的悬崖绝壁的洞穴之中,又是谁放进去的呢?
白帝城与瞿塘峡是奉节旅游最具标志性的景点,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始建于西汉的白帝城,还可以了解到三国刘备托孤的故事,品读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苏东坡等上千位诗人在这里留下的超万首诗词,还可以领略川中四绝之首的“夔门天下险”,而且这里还有印在人民币上的瞿塘峡风光。
离开荆州后,去宜昌游览了长江三峡,比三峡更美的是清江画廊,如果去三峡旅游一定要去清江画廊。看完了三峡,我从宜昌去了恩施巴东县的神农溪,本以为火车站就在县城,没想到下了火车再座客车,坐了三个多小时才到巴东县。
从春秋时期到明代万历年间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生息、繁衍。然而在明神宗万历元年的“僰汉大战”之后,这个部落从此就神秘地销声匿迹了,除了高悬在离地高达百米的断壁悬崖上的 265 具棺材,他们没有给这个世界留下任何其他的信息。
2008年,广西上思的乡野人民在耕田间,偶然发现了一口深藏于土下的巨型石棺。神秘的北斗七星在棺底显现,这是否是皇帝级别的规格?考古队急切的脚步踏入这片田野,开启了对遗骸的考察。这是否就是那个被历史巨变烈火吞噬的建文帝朱允炆?
在多方推测下,关于悬棺之谜,主要要得出如下结论:一、古人可能利用各种工具进行棺木进洞在"中国悬棺课题组"研究期间,谢健根教授等人结合中国11处有悬棺的省市资料,分析出古人可能利用滑轮和天车来带动悬棺升天,滑轮早在商周时期就有记载,当时又叫辘轳,棺木从下往上吊的时候,借助崖壁上已经
2014年贵州省遵义市政府准备将杨家湖打造成大型水库,竟挖出了一座千年古墓,就连棺椁的抓钉都是纯金打造,令人惊愕不已。贵州省遵义市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在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度的斜坡地带,常年雨量充沛,也是洪水和泥石流频发地带。
但是再美,也没有它的两岸悬崖峭壁之上的“悬棺”神秘色彩吸引人,这些三峡悬棺,大多数都是巴族先人古代厚葬的一种方式,而所谓的巴族,其实是三峡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生于三峡,长于三峡,葬于三峡,大致可以推算到三皇五帝时代,并一直延续到秦汉两晋时期是属于非常古老的民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