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N-225是一种p53修饰的腺病毒转录树突状细胞疫苗,一项Ⅰ/ Ⅱ期研究探讨了 INGN-225 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INGN-225 可诱导显著的免疫应答,并使SCLC 患者对随后的化疗敏感,且其安全性良好。
6月15日是“世界呼吸日”。如今,人们对呼吸健康越来越重视。肺癌是一种严重的呼吸健康疾病,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堪称“癌症头号杀手”,危害着我国居民健康。按照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差异,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
李强(化名)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职业人士,他的工作很忙碌,常常熬夜加班,而且有抽烟的习惯。他认为自己年轻有活力,不会有什么健康问题。然而,在一个例行体检中,李强被发现有小细胞肺癌的迹象。医生告诉他,小细胞肺癌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癌症,病情发展迅速,只有极少数的患者能够在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小细胞肺癌又称肺癌之王,在所有的肺恶性肿瘤当中,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最高,很早就会出现转移,预后差,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占肺部恶性肿瘤的15%~20%,小细胞肺癌确诊时有65%左右的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治疗手段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相对比较单一。
在门诊和住院部,不止一位肺癌患者朋友向我咨询,什么是肺大细胞癌?肺大细胞癌虽然归类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但是肺大细胞癌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因为其分化差的特点,其恶性程度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较高,如果分期较晚,则预后往往较差。
记者7月10日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获悉,该院病理科王国平教授团队联合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同济医院肿瘤科团队,通过对小细胞肺癌石蜡组织样本进行蛋白质组分析,将小细胞肺癌分为与临床结局和化疗反应显著关联的3个分子亚型,并指出每种亚型潜在的精准治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