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核心: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之兴趣的力量》。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其核心究竟是什么?答案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就像点燃一把火让学生内心的热情熊熊燃烧,推动他们主动地去求知、探索和成长。而在这内在动力的构成中,兴趣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01知道高三的孩子辛苦,但没想到会辛苦成这个样子。近日,一名高三老师上传了一段视频,被很多人吐槽。(点击下方可看视频)有一名女生,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老师暗中观察很多次,后来查监控发现:每天凌晨12点40分,这个女生就来到教室,打开灯开始认真学习。
大理“5.21” 漾濞6·4级地震发生之后,漾濞一中的教学楼和宿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学校为了学生安全也为了不耽误高三学生备战高考,在广场上开辟了夜间“教室”,让学生夜读。我们了解到,漾濞在白天的时候,温度比较高,比较晒,不利于学生在广场上学习,晚上的气温是比较合适,对于学习比较有利。”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9月1日,北京百万中小学生开启新学期。上午7点半,朝阳区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小豆包”们陆续走进校园,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为他们佩戴了小红花,欢迎“小豆包”们加入这个大家庭。新学期伊始,学校全新打造的数字体育教室也与同学们见面。“欢迎新同学,我来带你去班级。
“你要写中国,就不能只写中国,你要写千里神州、万家灯火,你要写五岳雄奇、江河磅礴,你要写秦汉的厚重、唐宋的巍峨……”1月2日一早,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中心学校的板房教室中传来琅琅读书声,924名学生重返校园。这琅琅书声的背后是党和国家的磅礴伟力,也是全国人民的大爱汇聚。
4月6日上午,开发区六安中学的教室里,因疫情管控留滞在学校的学生们正在教室进行“线上教学”。为了保证防疫安全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六安中学采取校园内外同步进行“线上教学”,按照原班级、原教师、原课程、原学生的原则,确保同步教学高效有序的进行。
【来源:六盘水日报】学生们正在温暖的教室内认真学习。脱下厚外套,批改作业方便多了。□本报记者 郭 坤寒冬时节,气温骤降。11月22日,在海拔1700.4米的水城区阿戛镇盐井小学,室外细雨绵绵,寒气逼人,室内却温暖如春,暖意融融。
近日,山东建筑大学博文教学楼的夜晚,整栋楼的教室都亮着灯,各教室都有学生在读书学习。(王剑 摄)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12月8日,漳州不少乡村迎来了第一场明显的霜降,入夜后的山区学校寒气逼人。晚自习出来后,华安五中的同学们裹紧身上的外套,快步走向宿舍区。和过去不一样,自从学校里安装了冷暖空调,学生们再也不用穿着臃肿衣服上课,睡觉时也不再冻手冻脚了。
因疫情防控的需要,不少学生需要居家隔离,还有的学生在校隔离。记者探访了解到,需要住校隔离学生,他们的学习生活在校方精心组织下正常有序地进行。在泉州五学城东校区的计算机教室,70多名按防疫要求在校隔离的学生正在进行线上学习。
日前,记者从阳西县教育局了解到,为了全面改善教室照明环境,降低学生近视发生率,阳西县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设备改造工作落地见效,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环境。学生们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夜幕降临后,在阳西二中的教室内,柔和的灯光把每个角落照得通明,学生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