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坊】近日安徽的一名17岁男生火了↓↓↓8月28日,安徽的邓女士发视频说:“儿子不想上学了,暑假的时候给他弄了一台小吃车,没想到摆摊10天就卖了10000元。”邓女士回应表示,儿子今年17岁,因为成绩不好,就带着孩子去摆摊,原是想让他吃点苦头,没想到他摆摊摆上瘾了。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文章摘读:17岁儿子因不愿上学读书,母亲故意让他摆摊做生意,谁料他10天收入10000元!出乎意料,妈妈说:本想让他吃点苦,知道做生意的难处,好让他恢复正常上学,其实他就是一块做生意的料!
日前,一段“安徽17岁男生退学摆摊10天赚一万元”的视频在网上走红并引起热议。9月1日,大皖新闻记者对话男孩家长邓女士。邓女士介绍,本意是因为孩子不想上学,家里想通过摆摊让他体验“生活的苦”,从而更加珍惜学习机会,不料孩子乐在其中。
“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成年人听来会觉得扎心又现实,然而让自己的下一代正在读书的孩子明白,就有些难了,他们毕竟社会经验少。17岁儿子不想上学,妈妈带他一起摆摊吃苦,没想到10天卖1万,他还爱上摆摊了。学了十几年,打开抖音评论区发现天塌了。
“苦”,不是空洞说教,而是父母应对挫折的自强不息。“苦”,是孩子找到人生兴趣和方向,为之深耕钻研奋斗不吃上学的苦,就吃生活的苦。这句话常被相信“吃苦教育”的家长挂在嘴边,万万没想到,一名“天赋摆摊异禀”小哥的出现,让这句话打了脸。
近日,安徽一位孩子妈妈上传视频诉苦,自己儿子已经17岁了,学习成绩不好,学的也是一门技术活;自己看着孩子这样不思上进、对学业也丝毫不上心的模样,内心焦灼万般!深思熟虑之后,这位妈妈决定带着孩子一起摆摊,初衷本来想让孩子体验一下生活的艰难,没文化赚钱的不易!
这几天,“11岁女孩寒假摆摊卖玩具半月赚10000多元”话题上了热搜榜。视频中,女孩父亲表示,孩子写完作业开始摆摊,一天至少摆摊10多小时,有时忙到晚上11点才回家。摆摊13天左右,纯利润已超过一万元。
近日,山东德州初二男孩杨博超在寒假期间,找妈妈要了800元启动资金,买了400个玻璃杯和300多个兵乓球摆起了地摊。他说,去年看到别人摆过这样的地摊,效果不错,于是自己也办了一个,试试看能不能行,能不能赚到钱。
伴随着这一股潮流,一则一年前的旧闻也再次登上热搜,一个名叫杨博超的初中生因为利用假期,摆了8天地摊轻松就赚了1万7的新闻引起了无数网友的注意。这个读初二的德州男孩跟他妈妈要了800元,买了400多个玻璃杯和300多个乒乓球,在元宵节灯会上租了个场地,摆起了地摊。
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00”后,从出生开始便有着太多标签,他们是“新新一代”、是“大胆、创新”的代名词,是“整顿职场的‘新鲜血液’”,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却并不愿意被定义,“因为年轻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我就是我。”山东姑娘小宋说。https://static.di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