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赵霖萱 发自北京 8月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印发近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称,为应对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实施针对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参考消息网3月30日报道据路透社3月28日报道,世卫组织28日改变了接种新冠疫苗的建议,建议高风险人群在上一次接种加强针12个月后再接种一剂。报道称,世卫组织对高风险人群的定义是老年人和有其他重大风险因素的年轻人。
但是对完成免疫超过6-12个月,并且免疫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因工作需要要去高风险地区工作的人员,在国内从事高暴露风险职业的这些人群,是否有必要、什么时间开展加强针的接种,正在进行研究。
会上,对于相关传言,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明确表示,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发生,也不会像有些网络信息所说的影响人体遗传发育、导致肿瘤转移扩散、引起抗体依赖性增强现象,这些都是网络上不负责任的错误言论。
据世卫组织官网3月28日显示,世卫组织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更新了有关新冠疫苗的接种建议,建议高危人群在接种最后一剂新冠疫苗6至12个月内再次接种加强针。至于身体健康的儿童和青少年的接种优先级别则属于低。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天发布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及解读问答,对接种目标人群、时间间隔、疫苗选择等都有明确规定。方案明确,现阶段我国疫苗接种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10日面向社会公布《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方案指出,现阶段疫苗接种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据央视新闻消息,7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表示,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新冠疫苗对防发病、防重症和防死亡的效果非常显著,加强免疫接种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护效果。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0日发布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及解读问答,对接种目标人群、时间间隔、疫苗选择等都有明确规定。哪类人群仍需接种新冠疫苗?方案明确,现阶段疫苗接种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记者10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日前印发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对目标人群、时间间隔、疫苗选择等做出相应安排。方案明确,现阶段疫苗接种的重点是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补齐免疫水平差距,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来源:【重庆日报网】什么是基础免疫?什么是加强免疫?关于新冠疫苗,你还有哪些关心的问题?5月1日,市疾控中心专家进行了解答。1、什么是新冠疫苗基础免疫?答: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有的打一针就可以了,有的要打两三针或许更多才行。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12月13日15:0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孕产妇、儿童、老年健康,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免疫规划等领域专家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央视网消息:7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有效性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新冠疫情发生以后,我国研发的多款新冠病毒疫苗已经先后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的紧急使用清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安全性符合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