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李秀成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不仅具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在战争中的表现也令人印象深刻。1953年,李秀成被封为“翼王”,并开始领导一支强大的军队对抗清军。他的部队主要由农民组成,并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他们以顽强的精神和坚定的决心抵抗了清朝的强大势力。
咸丰十年(1860年),李秀成策划五路大军围攻江南大营。当时,太平天国的天京被江南大营围得似铁桶一般,李秀成本来只想破解天京之围,而彻底踏破江南大营,实在出乎他的意料。太平天国定都金陵(天京)后,官军在扬州建起了江北大营,在金陵城东建起江南大营。
1861年6月,10万太平军抵达武昌郊外,摆出准备攻城的架势,城内清军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是好。从1852年12月起,武昌反复易手,太平军连续三次攻取武昌,每一次战斗清朝都会损失几个总督、巡抚,元气大伤。
陈玉成部在小池驿大败,江南大营又完成对天京的合围,城破国灭就在眼前。太平军自金田举事,不仅能够维持动辄数万将士与家眷的衣食、行军、训练、扎营、赏罚种种难题,还能败北不致溃散屡克清廷府县,吸纳流民、会党等三教九流,最终与满清分庭抗礼。
被清方问及对同僚的看法,李秀成“皆云中中,独服石王”。在李秀成眼中,作为上司的石达开才真正令他叹服。石达开“家富读书,文武备足”,开国元勋中他和韦昌辉、胡以晃来历相似,财富拥有和社会地位的不相称使他们企图通过革命获得更高的认可,但才能和人格的差异造成了彼此迥然不同的命运。
太平天国军中能能称得上政治家的有两个人,前期是冯云山,后期则是李秀成。李秀生性格相当的宽厚仁爱,作为优点这样使得苏州、南京等地的军民上下,甚至是清军投降的士兵都愿意意跟他走,把他看作是黑暗王国当中的一线寄托,但是仁爱同时也有一个缺点、这个性格呢,也导致他治军不严,号令不行,后期更是出现太平军害民的状况,苏州的居民更是出现了拥戴忠玉,反对太平军的这种奇特的现象,在太平将领这个群体当中李秀成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关于他的故事就从1864年7月19日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