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老行当”,其实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判别标准,通常的理解是,一个因时代的发展而即将消亡的行业,无数民俗技艺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逐渐销声匿迹。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字:彠用秤称(今口语说yāo,写作“约”) 给我yao两斤肉 用称yao一yao的yao 是 彠 !
“我淘到清代‘沙邑茶坊’石秤砣。”最近,沙县收藏家江剑飞又有新发现。这个石秤砣重3.69千克,为葫芦形,顶部提环套有铁环,腹部四面刻着“沙邑茶坊”四个大字,为行楷字体。石秤砣,古称“石权”,石秤砣耐腐蚀,经久耐用,是旧时官衙、大商家必备的石衡器。
新重庆-重庆晨报 小时候在姑妈家看杀年猪,我观察到一个细节。请来的杀猪匠开膛破边时,用铁钩钩住猪后脚,倒挂起来操作。破完边,他不直接取下铁钩,连着钩周围的肉一起剜割下来,顺手丢在自己装工具的篮子里。钩上带着一坨肥肉,走时提走了。
编者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为深入了解枣庄非遗项目现状,大众日报枣庄站邀请山东大学文学院刘娟教授一行赴枣庄各区(市)进行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手工业项目调查。
刘亭亭权,俗称“公道老儿”,是指悬挂在秤杆之上可以移动的秤砣或天平所用的砝码。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秤逐步成为市场称量的主流。权也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不少已成为承载古代称量历史的文物。海南出土和馆藏的古权有数十件,既有明清的铜砝码,也有各时期不同材质的秤砣。“官”字铭桃形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