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德宏州各族、各界人民为彰显海外侨胞历史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原滇缅公路中国段之终点,一一畹町,兴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以缅怀先烈,不忘国殇,昭示后人,激励来者,永志纪念。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日,陈嘉庚为何牵挂?——专访云南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夏玉清中新社记者 金旭 门睿今年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诞辰150周年,他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39年,在陈嘉庚的号召下,南侨机工陆续分批到云南,支援抗战。
中新网山西新闻7月4日电 (记者 杨杰英)“我的父亲一辈子不为名不为利,一心爱国。看着这些图片,我忍不住想要掉眼泪。”站在南侨机工事迹的展板前,南侨机工蔡明训的儿子蔡广河向记者讲述起父亲的家国情怀。7月4日,“弘扬嘉庚精神、凝聚磅礴力量”南侨机工历史图片展在山西省图书馆开展。
中新网海口7月12日电(记者 符宇群)“南侨机工这个群体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爱国爱民,我死国生’的南侨机工精神永垂不朽。”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永久名誉会长林秋雅12日在《再会南洋—南侨机工后人千里寻亲路》新书发布会上说。
中新网云南德宏4月24日电 (缪超 明雄忠 李芷妤)“大伯,我来看你了!”近日,曹永裕携家人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辗转2300多公里,抵达中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德宏州,登上雷牙让山,在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一侧,寻找到大伯曹伍钧的墓碑。牺牲82年后,南侨机工曹伍钧终与家人“团聚”。
中新网海口12月25日电 (记者 张茜翼)聚焦海南籍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电视纪录片《南海之光(海南篇)》25日在海南师范大学开机。该纪录片将通过小切口、小故事、小视角反映大历史、大背景、大时代,真实还原海南籍南侨机工的英雄事迹。
掌上春城讯7月25日,由昆明市侨联机关党支部,云南省福建总商会妇女发展委员会党支部、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以下简称“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党支部组织的《走近南侨机工,党旗飘扬在我心中》——党建共建活动,在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举办。
中新网昆明3月3日电 (陈晨)“重返滇缅战场 讲好云南故事”大型公益讲座周末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85年前南侨机工回国抗日的历史在华侨大学教授林少川的讲述下再度鲜活。图为林少川讲述他和南侨机工的故事。李嘉娴 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重要港口和对外交通要道基本沦陷。
中新社广州8月1日电 (记者 程景伟)“祖国不会忘记——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纪念展”8月1日在广州华侨博物馆开幕,现场展出相关文物100多件,讲述了当年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英勇事迹。南侨机工,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新闻里社区的街巷里,有南侨机工的历史文化墙。1940年,陈嘉庚先生率团回国慰劳抗战军民,曾经有过两次云南之行。第一次是1940年7月30日至8月13日,第二次是1940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陈嘉庚两次考察一共在云南停留了20天。
“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日前,“我爱你,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电影《海外赤子》上映45周年故事分享会”在广州举行。在一片五星红旗海中,与会人员高唱电影插曲《我爱你,中国》。45年前,电影上映后,这首歌火爆出圈,传遍五洲四海。
刘 洋“滇缅公路568公里处坡陡路险,不少南侨机工在此牺牲。我们曾将发生在此处的故事编进情景剧中,并到马来西亚演出。”南侨机工后裔张云鹏回忆道。2009年是张云鹏退休的第三个年头。退休前,张云鹏是一名物理老师。退休后,张云鹏开始撰写有关南侨机工的文章。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琼崖革命纪念园 烽火岁月多峥嵘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操编者按在革命战争时期,琼崖人民同仇敌忾,流血牺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换来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岁月。在此过程中,海南少数民族同胞、琼崖妇女、海外侨胞自发形成的革命力量,事迹可圈可点,精神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