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时,昆山电子厂工人国栋喜欢趴在宿舍的窗台发呆。这种闲暇,他并不是每天都能享受——作为两班倒的流水线工人,国栋还有一半时间要上夜班。工作3年的他,已辗转当地多个电子厂,却未曾认真地看过这座城市。对于今后的人生,这位24岁的小伙有迷茫,也有憧憬。“找个电子厂上班吧!
上文说到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上海浦东郊区某电子厂,住进了离厂区走路半个多小时的宿舍,和我同来的大部分都是学生,大多数都是准备干一个月的寒假工,看着稚嫩的脸庞,作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数年的老大哥,真是不忍心看他们上当受骗被中介剥削压迫,于是,在宿舍里开始对他们进行一番苦口婆心的说教。
1999年,我十八岁,我离开湖南老家,前往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在厚街的一家灯具厂上班,成为那家工厂是一个装配工,装配工可以说技术技术含量不高,任务主要是打螺丝,把不同的东西组装在一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也可以说人也是像机器一样重复着同一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