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当下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不愿进工厂当产业工人,导致制造业招工困难,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他建议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人成为产业工人。
为何中介介绍的工作都是进厂?工厂从不参与招人,原因被曝光推荐语: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诞生了各种各样的工厂,而这些工厂也为规模庞大的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对于60、70、80后这几代人来说,进厂打工曾是他们最为熟悉的“生存之道”。
来源:新闻联播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此前,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开篇即这样写道。“人形机器人”与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这些已经深度融入我们生活的产品并列出现,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23岁的“00后”女生李琪毕业于井冈山大学统计学专业。大学毕业后,李琪并未像其他同学那样选择“考公”“考研”或谋得一份办公室的白领职位,而是选择“进厂打工”——投身于工厂一线生产最前端,在联想天津工厂从事部件组装、联调测试、异常处理、人员协调等工作。
务工人员能否如期返岗,既事关群众就业增收,更关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据相关媒体报道,连日来,贵州多个火车站开出了返岗务工高铁专列,免费搭载黔籍务工人员返岗就业。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截至去年10月底,该省脱贫人口中外出务工的人员超过341.57万人。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宁送外卖不进厂”,正在悄然被改写。高度依赖互联网生活的Z世代,也开始由“虚”入“实”,投身工厂、身着工装、手握精密工具,成为制造业的“新血”、实体经济的“工匠”,成为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后工业时代的主力军。
提到“进厂上班”,你会想到什么?是在繁忙的流水线上朝九晚五,还是在闷热的车间里大汗淋漓?无论如何,到产业一线工作,在不少人眼里都是个辛苦活儿。2023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