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林立,高校数量位居全球前三,可供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报考选择,虽然学生和家长们都希望将来上名校,但是到了高三阶段,能够考上什么样的高校依然心中有数了,比起懊悔,更应该是积极面对,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大专和高职,是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教育政策学习、高校信息咨询等过程中经常见到的两个概念。从广义上或者理论上讲,大专和高职的区别非常大,但由于实践过程中高职、高专会经常放到一起,因此狭义上的高职很容易与大专混淆。
今天中职君就把平时我们会听到的“中职、中专、技校、技师、职高、普高、高职、大专”给大家分析分析,带大家认识升学择校必懂的概念。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以上这些学校中,是分为两个层次的:中等教育序列:中职、中专、技校、职高、普高。
我的头条号至今也有1900多天,每当我打开头条关于中专、职高、专科文章评论区看到最多话“放屁、忽悠、瞎说、假的”。当打开写普高、本科的标题大多数是“说得对、有道理、赞同,就是这样”为什么说职高、专科就不行呢?
平时我们会听到这些词“中职、中专、技校、技师、职高、普高、高职、大专”。首先做一个总体区分就是:中职、中专、技校、职高、普高是属于中等教育序列,而高职、大专、技师是属于高等教育序列,然后我们再做其他层面的比较。
在有关职业教育的报道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 大专、中专、中职、高职、职中 和职高这样的名词。上述所有的名词,分别处于我国职业教育层次中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中专、中职、职中、职高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学校,大专和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