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提出保持干部队伍年轻化,能够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生机活力,有效提高治国理政效能。但有些地方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没有准确把握上级有关精神,把干部年轻化粗暴地等同于干部青年化,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前段时间有一个朋友说起他有一个在基层官场的同学,说他那个同学现在可了不起了才30多岁就已经成了正局了,这个同学可真是年轻有为,他们同学之间聚了聚后来这个朋友就问他的同学说他提拔的怎么这么快呀,那些同事里边30多岁的没有这么快的吧,他这个同学说他们同事当中30多岁的有的还确实是一个
第一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强力推进了干部“四化”,其中,一批年轻干部破格上位。第三次,是2020年以来的近几年,由于干部选拔机制的变化,从酝酿、动议等环节开始,权力更加上收,出现大量年轻干部下派、交流任职现象,让基层人员目瞪口呆,把重点职位都占据了,怨声载道。
拿本人单位的两任领导举例,前者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在不下五个单位的各种岗位中逐渐积累起经验,到单位上任一把手时45岁左右,其实也算是很年轻了,但由于工作经验丰富,所以无论从个人品性方面还是处理工作问题方面都比较沉稳,说话有理有据,再加上他为人比较正直,单位气氛还不错。
无论走到哪都是衣帽整齐,尤其是女同志很注意穿衣打扮,也很注意保养,尽管已经50岁了,依然看起来很时尚、年轻,和农村女同志比起来要年轻10岁。在体制内上班20多年,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女同志内退休前和退休后的变化太大了,让人觉得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