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华野在碾庄围打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是中野华野联合起来在双堆集围打黄维兵团,第三个阶段是华野在陈官庄解决杜聿明集团,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险象环生,黄百韬和黄维作为兵团司令官各自都有不同的表现,正是因为某些临时指挥上出现的问题加速了兵团的败亡,所以在这里就给这两个国军将领做一下比较。
其实,除了这三张王牌外,国军手里还有一张“牌”,即黄百韬的第七兵团,他们虽然没有这三个王牌兵团一样的战略身份地位,但在行军打仗方面的气势和战绩丝毫不输,甚至还因为种种原因经常被单拎出来跟黄维兵团比较。不少人曾提出疑问,这“二黄”要真论起来,到底谁更难打些?
解放战争从1946年正式开始,到1949年打过长江,满打满算三年半,而最能决定解放战争胜负的就是三大战役了,尤其是淮海战役,国共双方几十万人马展开大厮杀,作战的地点就在中原,而我国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可得天下的传统,所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