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乙巳蛇年新春之际,上海图书馆播客节目《进馆说》上线了一期馆员与陈超馆长的聊天节目,内容主要围绕“大阅读”理念,讲述了上海图书馆的定位和发展,以及馆员们对于阅读的思考。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近日,国家图书馆积极优化服务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发布古籍免费资源、举办中华典籍大展、开展系列公益演出、推出特色到馆活动。01优化服务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启用南区南侧楼门自2024年9月5日起,为进一步方便广大读者,国家图书馆将启用总馆南区南楼门。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襄阳市图书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坚守磨砺,传承创新,自迁址至东津新区以来,在湖北省内率先实现免押金借阅服务,新建、改造了展览厅、音乐厅和音影室等,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9月9日,国家图书馆迎来建馆114周年纪念。国图推出恢复总馆北区中文图书区晚馆服务、开通“国家数字图书馆”在线办证服务、上线10万册中文电子图书等举措,并联合发布古籍资源,将贴心服务送给广大读者。国家图书馆。
原标题:西安图书馆。“西安市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是西部的经济中心,更是西部的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希望西安图书馆能够购买中文期刊数据库、硕博士论文数据库、EI数据库、SCI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方便读者查找使用论文…
公共图书馆通过阅读服务可为读者提供馆内的图书信息,是公共图书馆发挥社会价值的重要渠道。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读者的个性化需要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阅读服务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这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
阅读是社会群体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关键性表征,阅读文化象征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图书馆阅读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机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其在增强人们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传播知识文化,建立融洽社会,为更多民众服务,让广大群众可以最大限度的拥有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权。
据《人民日报》报道,“楚天云递”是湖北省图书馆于2020年6月推出的新型网借书服务。读者可以用手机、电脑等设备,“云端”下单借书,快递员送书上门。据湖北省图书馆数据,运营4年以来,“楚天云递”平台已服务读者近2万名,借出图书共8.5万册。
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3日电 (许剑锋)“图书馆+多元服务”是休宁县图书馆打造“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实践。近年来,休宁县以全民阅读需求为核心,积极探索“图书馆+”模式,不断优化阅读环境、丰富服务形式和内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迈向新台阶。
【来源:汴梁晚报】读者将信笺投入“时光信箱”。 全媒体记者 王波 摄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波报道1月1日,市图书馆开展以“跨越时空的信笺——写给未来的自己”为主题的读者寄语未来活动,为读者送上别样祝福。活动现场,读者经过一番思考后,在信笺上认真写下自己对未来的期许。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书香滨州”文化品牌,不断加强城乡书房、智能书柜等新型阅读空间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人大代表周国辉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还存在着城乡阅读资源分配不均、全民阅读活动缺乏持续性和吸引力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