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它便是地胆头,叶子似菠菜有黄瓜香味,广东人常挖根部来煲汤喝。之前给大家介绍了牛大力、五指毛桃、土茯苓等,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很多人见过,却未必认识的植物,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地胆头,这也是广东人喜爱的一种煲汤食材,认识一下不吃亏。
在农村,这种野生植物,大家叫它地胆草或者地胆头,由于它带有苦味,人们也叫它苦地胆。你看它叶片宽大,上面还有细小的绒毛,其实和其它野生植物相比,地胆草没什么辨识度,而且田间地头多的是,就算是一般的菜园地也能长大的出来。
地胆头,也被称为地胆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在亚洲的许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它属于菊科,与菊花和艾草属于同一科。地胆头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高度在10-30厘米之间。它的叶子是线状的,形状像细长的剑。地胆头通常在夏季开花,花朵是紫色的或白色的小花,非常美丽。
地胆头又名草鞋根,土公英,苦地胆。菊科,地胆草属。多年生草本,高一般30~40厘米,茎粗壮,全株有毛。叶大部分根生,常伏地生长,钜圆状披针形,长6~14厘米,两面有粗糙毛,边缘有浅出齿。花淡紫色,头状花序,集于枝顶。果纺锤形,有硬刺毛。喜生‘于田埂,山坡,路边或村旁草地上。
白花地胆草,菊科地胆草属植物,根状茎粗壮,斜升或平卧,有纤维状根;叶散生于茎上,基部叶在花期常常凋萎,下部叶长圆状倒卵形,叶梢尖,叶尾渐狭成有翅的柄,稍充腋坑抱茎,上部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近无柄或有短柄,最上部叶极小,全部叶有小尖的锯齿,稀近全缘,叶面皱而有疣状突起,被疏或密的短柔毛,叶背被密长柔毛和腺点;
怀化新闻网讯 3月28日,在中方县中方镇乌溪村白芨种植基地,村支两委干部正在指导村民如何管理白芨,确保出好苗、出齐苗、出壮苗。乌溪村平均海拔500米,雨量充沛,气候和林地林荫率都特别适宜白芨生长。2022 年10月,该村因地制宜,把白芨中药材种植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
因饮食、工作压力、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人们容易上火,引发咽喉炎、咳嗽等。在田边,路旁,山谷或近水湿地随处可见的植物中隐藏着数不尽的宝物--中药,其中在岭南有种很常见的中药,叫“地胆草”,多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