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据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9573亿元(约合1330亿美元),为全球市场的约23.3%;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全球占据重要比重。
中新经纬11月15日电 题:医疗器械出海如何提升竞争力?作者 刘泽凡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近期,上海、北京分别出台《上海市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关于服务支持民营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行动方案》,全力支持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企业出海。
来源:【中国医药报】□ 袁维根据Percedence Research数据,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5700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超过6000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88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5.8%。
关于中国医疗器械出海的热议里,充斥着太多口号——去年是出海元年,今年是出海大年;国内器械巨头的国际成绩单,暗中释放着淘金的诱惑:2023年,微创医疗的产品在全球5地获证,意味着可在全球销售,速度远快于同行;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雷若馨 深圳报道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全面提速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审批,支持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支持医用机器人、新型生物材料等创新业态的研发注册。
中新网深圳10月12日电 (记者 索有为)世界最小的8K内窥镜、带净化功能的制氧机、具备“精确采样”和“全数字处理”的PET/CT设备……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
近日,蓝帆医疗宣布引入泰国产业投资者Hua Kee Company Limited(HKG)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2亿元)的投资,资金主要用于手套产能建设等,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全球竞争优势。在此之前,2024年1月国产医疗器械“一哥”迈瑞医疗以66.
美国FDA《家用医疗器械设计要素》将“家用医疗器械”定义为“在专业医疗场所以外任何环境中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通常由非专业医学训练人员使用和管理,其常见使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户外、办公室、学校、交通运输、运动中心,紧急避难所和独立生活的养老院等。
来源:证券时报 刚刚出炉的A股医疗器械公司三季报,印证了一个判断:想要利润排名靠前,海外市场必须有所建树。“国内保基本,海外保利润”的增长策略,正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选择。近年,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腰部企业也积极出海弄潮。
国际商报记者 汤 莉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然而,在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文化差异、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都给企业出海带来风险和挑战。在全球供应链重构格局下,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如何破局?
(本文作者健闻咨询,医疗行业跨界洞察)“要么轰轰烈烈的出海,要么踏踏实实的死去。”近期,在北京望京的一家咖啡厅里,一位医疗投资人向《健闻咨询》谈起现在中国头部医械公司出海的紧要性。他所在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曾参与过对联影医疗等企业的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武瑛港 北京报道2024年,出海对于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来说似乎变得越来越迫切。近期京津冀“3+N”联盟28种集中带量采购医用耗材拟中选结果公布。据统计,产品中选率仅约为27%,企业中选率为38%。
近日,一场由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等策划主办的“医疗器械产品出海商业化拓展资源对接会”召开。本次活动汇聚了政府部门、金融投资机构、第三方医疗器械服务机构以及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医疗器械产品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中新网广州7月19日电 (记者 蔡敏婕)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市场服务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加速“出海”。近一年来,已有多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通过投资建厂、设立跨国合资公司等方式进行海外布局。
7月第一天,医疗器械圈传出惊人消息,两名长居国内的医疗器械从业者前往菲律宾考察业务时遭到绑架杀害。第二天,中国驻菲律宾使馆的通报证实这一消息。关于遇害两人如何认识绑匪、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前往了菲律宾仍众说纷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利明 实习生李嘉宇 上海报道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迅速发展的当下,随着国产医疗器械行业竞争力不断加强,中国医疗械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化机遇,“出海”征战全球早已是本土头部医疗械企的必选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图为博览会现场。本届CMEF组委会供图日前,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简称CMEF)在广东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近4000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