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旦双冰”的概念始于1998年,“四旦”早于“双冰”。1998年,章子怡出演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从藉藉无名的女大学生,成为电影届备受瞩目的新星。1998年,周迅主演《苏州河》,并获得巴黎国际电影节影后。1998年,徐静蕾主演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红遍大江南北。
对于内地70、80、90后的这一批电影爱好者来说,记忆中的华语影坛,有这么一群站在巅峰的标志女星,她们是:代表着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坛辉煌的“霞玉芳红,贤贞敏欣”,引领着千禧年后内地电影崛起的“四旦双冰一舒一汤”。
二十年前,内娱新潮刚兴,二十年后,内娱已经是光怪陆离。作为观众,咱们这些年来也许赚不过208们,可咱见证过的各类大大小小的名场面,也算是数不胜数。别看现在内娱明星们,动不动就是铺天盖地的炒作营销,实际在瓜田里一看全是生瓜蛋子,根本没什么看头。
熟悉娱乐圈的人都知道,千禧年后,《南方都市报》通过投票评选赵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为“四小花旦”,紧接着华谊公司捆绑营销推出范冰冰、李冰冰的“双冰组合”,自此,“四旦双冰”正式出现大众视野,并活跃至今。
朱一龙凭借《人生大事》的近20亿票房站稳电影圈,沈腾的《独行月球》预测总票房接近40亿,黄渤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则成为输家,毕竟口碑,票房全部都输了,当然这个也不能全怪在黄渤头上,但黄渤连续几年没有爆款作品了,《外太空的莫扎特》的失败对他一线地位肯定是有影响的。
2000年出生的李庚希获得了第37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成为金鸡奖最年轻的“影后”。那一刻,台下有人大叫“黑幕”,这在电影史上都是很少见的。网络上的质疑声更是此起彼伏。所以,她到底有没有资格拿这个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