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林子人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以表彰其“推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了解”。
韩国统计厅国家统计官网4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韩国女性工资劳动者同比增加28.2万人,为997.6万人,自1963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创新高。去年韩国女性工资劳动者人数达1963年的17.4倍,并在劳动者总数中占45.7%,创下历史新高。按用工形式看,正式工占68.
戈尔丁谈性别收入不平等在出版《事业还是家庭》后,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在与英国《金融时报》的访谈中表示:“我书中的内容其实是我们都知道的,但不想谈论的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来源:参考消息网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18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显示,日本男女工资差距在截至2022年的25年里缩小了15个百分点至21.3%。由于企业改善员工待遇,日本男女工资差距得以缩小,但仍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大约2倍。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欧洲新闻网14日报道,性别工资差距在欧洲仍然非常明显。多项指标显示,欧洲女性在就业、晋升和报酬方面面临巨大不平等。报道称,近年来,性别工资不平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它显示的是男女平均每小时总收入之间的差异。在2022年,欧盟的性别工资差距为12.7%。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欧洲新闻网14日报道,性别工资差距在欧洲仍然非常明显。多项指标显示,欧洲女性在就业、晋升和报酬方面面临巨大不平等。报道称,近年来,性别工资不平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它显示的是男女平均每小时总收入之间的差异。在2022年,欧盟的性别工资差距为12.7%。
戈尔丁的性别工资差距研究对生育不振、劳动力日渐短缺的当前世界,颇具现实意义。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经济学家戈尔丁出席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图/ICphoto文 | 郑筱婷终于有第三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据欧洲新闻网14日报道,性别工资差距在欧洲仍然非常明显。多项指标显示,欧洲女性在就业、晋升和报酬方面面临巨大不平等。报道称,近年来,性别工资不平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它显示的是男女平均每小时总收入之间的差异。在2022年,欧盟的性别工资差距为12.7%。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季。少数科学家、作家、经济学家和致力于和平的人们陆续接到电话,通知他们获得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按照惯例,每年最后一项诺贝尔奖——经济学奖揭晓后,我们都会用一篇推送展开讲讲。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据澳大利亚政府2月27日首次发布的公司层面数据,摩根士丹利和瑞银的澳大利亚业务中,男性员工薪酬比女性员工平均高出40%以上。巴伦乔伊资本(Barrenjoey Capital Partners)和美国银行的子公司的两性薪酬差距中值也达到类似幅度。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12月16日文章,原题:日本的“贪婪工作”是男女薪酬差距的元凶 日本的企业文化推崇“贪婪工作”——工作时间长、不灵活,但薪水更高,这已成为女性打破职场天花板的重大障碍。日本政府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没有家庭责任的拖累,去年处于育儿年龄的男性工作时间是女性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