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为此组建了八个军,八个军的军长分别是: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第二军军长谭延闿,第三军军长朱培德,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五军军长李福林,第六军军长程 潜,第七军军长李宗仁,第八军军长唐生智。
在北伐战争开始前,广州国民政府手上的武装力量,除了两广地区的部队之外,还有以程潜和朱培德等革命志士留驻广东的客军,加上这些部队足足有7个军,而到了北伐开始后,随着唐生智第8军的加入,整个革命军人数也达到了8个军10万人,这8个军也构成了北伐军的主力和原始股。
上世纪20年代,在我国境内由南到北掀起了一阵轰轰烈烈的北伐风潮。北伐战争“伐”的是谁,为何要讨伐?这次北伐前后历经两年之久,不过说起这段历史,虽然并不如抗日战争那么有名,毕竟相对来说,这场战争发生时间比抗战还要久远。
众所周知,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进行北伐,先后组建了八个军,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北伐八军。1924年6月,国民政府组建了黄埔军校并开始招生,同年11月黄埔一期学生毕业,黄埔一期学生除了派到其他部队任职,绝大多数黄埔学生留校组建了黄埔军校教导团。
最初参加北伐的部队仅8个军10万人,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当属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第7军和李济深的粤系第4军,但若论实力最强的,还是要属湘军系统,共有3支队伍,分别是:谭延闿第2军、程潜第6军和唐生智第8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