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2月10日电(记者袁月明、任卓如)正月十三,清晨。豫中平原的晨雾还未散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马街村外的麦田里已人影攒动,化为一片曲艺的海洋。天穹为幕,大地作台,来自全国多地的千余名说书艺人负鼓携琴,以弦歌鼓点为号,赴一场已延续700余年的文化之约——马街书会。
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即将到来,每年这个时候就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说唱艺人会聚马街,当地村民也开始忙活起来,免费接待远到的艺人,这也是马街村的传统。2月7日,在宝丰县马街村,民间艺人入住张满堂的“艺人之家”。2月7日,民间艺人在宝丰县马街村张满堂的“艺人之家”打电话。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王春生 禹舸2月10日下午,2025届中国•宝丰马街书会书状元展演暨书状元颁奖仪式在马街书会现场举行。宝丰县平调三弦书艺人李春迎(如图)获本届书会书状元。马街书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的书状元评定已延续43年。
正月十三,书会现场盛况空前 书会现场不乏年轻艺人的身影评书大师刘兰芳(中)在书会现场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黄亚芳 孙超 实习生 张祎/文 记者 宋亚猛/图2月10日,正逢正月十三,2025宝丰马街书会迎来了今年的正会。刘兰芳、范军、白军选等著名曲艺名家来到现场。
2月10日,阳光明媚,64岁的刘秉利支好摊位,打起简板,唱起了拿手的河南坠子。蓝天为幕、麦田作台,不一会儿,他的小摊前便围满了听众。宝丰有相会,马街赏书琴。河南宝丰县马街村的百亩麦田,人头攒动、曲音不断。当日,2025年宝丰马街书会在这里如期响锣开腔。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河南平顶山2月10日电 (王宇)2月10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三,马街书会在河南宝丰如期开幕,吸引众多中外“戏粉”共赴麦田曲艺之约。马街书会,有“十三马街书会”之称,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张仪薇年年书会来相聚,醉归乃到夕阳斜。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如期开唱。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负鼓携琴,以天作幕,以地为台,打板拉弦,说书亮艺。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如约而至。
2月10日是我国农历的正月十三,也是马街书会“正会”的日子。当日,天气晴好,2025年中国宝丰马街书会在宝丰县杨庄镇马街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出团体和众多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马街,说书会友,弹唱献艺,为八方来客奉献了一场曲艺大戏。
天气虽冷,曲艺人的热情不减艺人说得精彩,观众听得入迷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黄亚芳 孙超 实习生 张祎/文 记者 宋亚猛/图南腔北调汇聚一堂,说学逗唱轮番登场!2月9日,正值农历正月十二,马街书会拉开了序幕。
河南日报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张仪薇《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2月9日,记者在宝丰县马街体验到了曲艺版的“第十二夜”。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总会在农历正月十三如期鸣锣开唱,马街一带有“十三马街会大于年”的说法,正月十二晚上可以说是专属于这个古老村落的“除夕”。
马街书会现场。何五昌摄马街书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艺人现场表演。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艺人现场表演。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艺人现场表演。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艺人现场表演。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艺人现场表演。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马街书会现场。
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老艺人口授心传。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老张,我还得住到你家,我是‘瞎子放驴——抓住不丢’,认准你这个地方了。”2月9日下午,85岁高龄的说唱艺人郑新运骑着电三轮,跑了40多公里,赶到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村,来参加第二天的马街书会。
大河网讯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在河南省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北应河岸边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曲艺史活化石”的马街书会自元代延续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民间曲艺盛会。
2月28日,正月十三,宝丰县杨庄镇马街村应河两岸热闹异常。来自全国各地的1400多名曲艺艺人、约30万名观众云集于此,延续700余年、被誉为“中国曲艺史活化石”的马街书会精彩开锣。一大早,马街村周围的大路小道上,人流绵延不绝、长达数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