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袁超一通讯员 徐家桐“我到过湖北的许多地方,这里的灵秀之美和历史底蕴,让我更加感受到了国家的伟大。”12月18日,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澳门女生陈棋欣,讲述了她在湖北的大学生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9日讯(记者刘克取 通讯员武小青)“哇,国之重器太震撼了!”8米数控立铣车床、12米数控落地镗铣床、120毫米数控卷板机……在中铁科工集团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百名在汉大学生领略大国重器风采的同时发出感叹:江夏区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了。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田梦莹)近日,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联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共同举办“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该活动在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舰体陈列厅举行,博物馆官方微博同步直播。
记者20日获悉,由清华大学和中国中铁工业所属中铁科工集团联合研制的世界首台掘爆机试验装备目前完成了空心刀盘掘进、超前预裂处理后空心刀盘掘进和全断面刀盘掘进三种工况下的掘进试验,该装备即将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湖北日报讯(记者林晶、通讯员葛怡、赵越)大国重器“昆仑号”千吨级运架一体机再次亮相。11月2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博览会在武汉盛大开幕,中铁十一局自行研制的可以运架千吨高铁箱梁的“昆仑号”高端装备模型在湖北展区隆重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
编者按:万里长江,千年文脉;江流贤胜,盛世华章。9月14日,长江文化艺术季将在武汉盛大启幕。此季,13省区市“艺”聚长江之心;此季,湖北成为展示长江文化的重要舞台。随后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一朵朵长江的、流动的、立体的文化艺术之花,将次第绽放,璀璨夺目。
10月18日,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水电站泄水道工作门液压启闭机正在紧张安装,预计在12月投入使用。这套产自武汉力地液压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力地液压”)的定制设备,将助力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持续安全运行。
每经记者:石雨昕 每经编辑:陈旭每经5月9日电(记者石雨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9日从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中铁高新装备制造基地获悉,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世界首创掘爆机试验装备近日完成了空心刀盘掘进、超前预裂处理后空心刀盘掘进和全断面刀盘掘进三种工况下的掘进
来源:科技日报 ◎刘耀祥 孟 辉 翟平国 本报记者 付丽丽深秋时节的西陵峡,依然是满眼绿色、万顷碧波。30年前的12月14日,长江三峡工程在这里正式开工建设,不仅实现了“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美画卷,更给浩荡长江带来了意义深远的改变。30年弹指一挥间。
极目新闻记者 涂梦蝶通讯员 王甜甜实习生 李娜 叶加鼎近日,湖北省委宣传部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荆楚楷模上榜人物,中国船舶七一九所研究员、中国船舶集团首席专家、国家某重点装备总设计师冷文军榜上有名。“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中国网财经5月10日讯 近日,在湖北武汉的中国中铁工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世界首创的掘爆机试验装备完成了空心刀盘掘进、超前预裂处理后空心刀盘掘进和全断面刀盘掘进三种工况下的掘进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超硬岩地质条件下,经过超前预裂处理,空心刀盘掘进效率可提升30%。
2月20日,武汉科技创新大会成功举行,吹响了新一轮创新发展集结号。2月2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重要信息。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武汉科技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
科研人员在位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国家脉冲强磁场内进行工程试验。这是教育部所属高校承建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通讯员 张璨龙 摄)2月4日,航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
2024年9月1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拍摄的正在蓄水的三峡大坝。新华社发 郑家裕 摄如果你走进武汉市博物馆,过安检后,第一眼看到的将是印着长江图景的宽阔墙面。讲解员在这里召集游客,关于武汉和湖北的故事,往往也从长江开始讲起。
打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武汉为什么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正在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适逢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创新驱动取代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通讯员 聂青青首个以大国重器“鲲龙”命名的大厦,就在武汉。4月29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中航通飞特种飞行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特飞公司”)获悉,其武汉研发中心大厦已正式备案,以“鲲龙”AG600飞机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