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生前,曾提出过一个修建“十万英里铁路”的宏伟目标。10万英里是个什么概念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以我国现如今的基建能力,截止2020年底,所修筑的铁路运营总长也仅达到14.6万公里,虽然已经很了不起了,但距离10万英里(相当于16万公里)依旧还差一点点。
1912年8月22日,孙中山给宋教仁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弟刻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修筑,于十年之中,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五大部之间”。在这前后,他又说“苟能造铁路三百五十万里,即可成全球第一强国”。
来源:光明日报 9月14日11时30分,随着G8491次列车从梅州西站向广州东站加速驶去,龙龙高铁梅州西至龙川西段正式开通运营,至此,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6万公里,分别较2012年底增长64.2%、392.2%。
9月14日11时30分,G8491次列车驶出梅州西站,龙龙(福建龙岩至广东龙川)高铁广东梅州西至龙川西段开通运营,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中提出:“让中国成为拥有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现代化强国。
来源:环球时报 2024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经超过4.6万公里,换算成英里就是接近3万英里。不出意外,趁着“3万英里”这一重大节点,个别西方媒体又跳出来酸溜溜地唱衰中国高铁,比如质疑我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高铁。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如果任正非一出生,抱怨的是动乱的战争与祖国建设期的挑战,以及一家八口人艰难的吃饭问题,那么,如今不会有华为。如果褚时健,面对父亲早逝、兄弟姐妹等一家人家庭重任时,选择退缩,如今也不会有一代烟王、橙王。
2025年春运大幕已经拉开,人们陆续收拾行囊踏上旅途,一排排“陆地航母”,相继奔向故乡或是远方。为期40天的春运,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超过16万公里的铁路网,承载了你我的牵挂和希望,也托举起一个流动的中国。
在中国湖北省的西部,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有个山川秀丽、风景如画的地方,叫秭归。秭归置县始于西汉元始二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秭归文化厚重,名人辈出,这里是爱国诗人屈原和“落雁”美女王昭君的故里。
来源:人民日报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驶过福厦(福建福州至厦门至漳州)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李金明摄(人民视觉)9月14日,龙龙高铁梅龙段首发列车通过叶屋特大桥。丁明明摄(人民视觉)行驶在浩吉(内蒙古鄂尔多斯至江西吉安)铁路上的货物列车。
提起孙中山,人们首先会想到他一生从事革命,无论是辛亥之前为推翻满清王朝,还是之后针对袁世凯以及北洋军阀的各种斗争。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这样一位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职业革命家还跟大学有着紧密联系,并曾亲自去过许多大学。那么,孙中山一生中究竟到过哪些大学?
参考消息网7月15日报道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7月13日报道,中国用短短20年就建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铁网。报道称,自2008年第一条线路开通以来,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经发展到大约2.5万英里(1英里约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