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门条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白纸,上面详细标注申请人的出行事由,从姓名、身份证号到时间地点,一应俱全,它由居委会审核开具,底端的红戳印证它的权威性。3月30日起,上海正式进入全域静态管理,要求“人不流动,足不出户”,出门条成为居民和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重要工具。
寻访济南战役老战士寻访济南战役老战士,牢记历史。今天,我们走进老战士李文生老人家中,老人说,在济南战役中,有一种馒头让他念念不忘,是老百姓送到前线的馒头。视频↓李文生老人是烟台招远人,1931年7月出生,1947年2月于招远参军入伍。面对记者,老人将自己的战斗故事,娓娓道来。
来源:半岛都市报近日,青岛一62岁老人路边倒地昏迷附近晨练的医生郑强快速上前抢救老人病情危急,被送医手术时发现为她麻醉的医生恰巧就是郑强01 晨练路遇老人昏迷身为医生的他“出手了”10月31日早上7点左右62岁的汪女士到同和路附近买馒头突然感到眼发黑,喘不上气“轰”地一声躺倒在地
扬子晚报网1月19日讯(记者 高峰)和面、发面、颤面、揉搓,最后蒸熟成一个个白馒头。1月18日上午,宿迁市洋河新区张渡村党群服务中心异常热闹,16名党员和志愿者天没亮就忙开了,经过6个多小时,一笼笼蒸熟的馒头出炉了,1500多个馒头被分发到全村8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家庭手中。
7月15日,山东菏泽,女子在山东超市见到大爷大妈成袋买馒头,拍摄者韩女士介绍,自己每周末都来超市帮老公干活,每次都能见到大爷大妈们买馒头的场景,这家超市的馒头确实又便宜又好吃,自己感觉这是老一辈人对粮食的一种认知,也是老人们的一种快乐。
在河北一个小农村,有位老人年纪已高,耳朵聋,村人大声跟他说话都听不见,所以大家都称呼他——聋老头。聋老头从小就跟着他的父亲学蒸馒头卖馒头,因为几代人都是蒸馒头卖馒头,所以也算是“蒸馒头行家”了。图片来自网络聋老头蒸的馒头形、色、味都被广大食客认可,当年在十里八乡也很有名。
巧手馒头迎新春 百岁老人享温暖巧手馒头迎新春 百岁老人享温暖巧手馒头迎新春 百岁老人享温暖齐鲁网青岛1月20日讯(记者 孟琦)2017年1月20日上午,青岛市市南区珠海路街道“山孚杯”花式面食大赛活动现场精彩不断。
近日,摄影师一行人走进了这里,沿山路一线采风,风陵渡一带的农村近些年发展的是花椒红枣和菊花,有许多可以入境的好题材,一路上好景是层出不穷,随意行进,边走边拍,不知不觉进入一片枣园,不太宽的山道轿车已经难以前行,正在犹豫不决之时,忽然听到了一阵犬吠,循声步行百米之后枣园后的2间房子进入了眼帘,一对老人满脸疑惑的看着我们,程老师立即招手问好,得到老人回应后,走进了他们的家。
最近在河南郑州一家经营了一段时间的爱心免费馒头店不再提供“爱心馒头”了,问起原因,“爱心馒头”店老板满是心酸和眼泪。老板自己说,本来当初是好人每天送馒头给老人吃,但是后来没有想到一些人居然很过分说“不要馒头,直接把钱给他们”这让店主老板很生气又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