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荔枝新闻 近日,扬州有群众报警称,在路边沟里捡到一只怪鱼。民警比对发现,它就是学名大鲵的两栖动物——娃娃鱼。群众分析,它应该在附近河中生活,最近因为河水被抽干,才从河里爬上来。考虑到野生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民警最终将其移交给野生动物保护中心。
记者 张晓鹏 通讯员 林宁宁 5月14日,群众杨先生在惜福镇辖区一河沟里抓龙虾,没想到抓到条“怪鱼”。这条“大鱼”有10余斤重,头部扁宽,椎体双凹型,城阳分局随即与森林警察大队取得了联系,经过民警辨认检查后,确认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其身体并无伤痕和异常。
8月31日,一条重约15公斤的野生“娃娃鱼”在恩施建始县重归大自然。8月29日晚上10点40分左右,恩施州建始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接到群众电话称,在建始大桥下游发现一条大约15公斤重的野生娃娃鱼。随即,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将“娃娃鱼”救助上岸,并带回建始县农业农村局进行健康养护。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珍贵的两栖动物,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生长环境对水质要求高,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在北方水域出现实属罕见。4月30日,一条野生娃娃鱼在德州市陵城区马颊河河边搁浅,被陵城区警民联手救助放生。“有一条娃娃鱼在马颊河河边搁浅了!
有只一百斤的娃娃鱼,你敢不敢抱?抱不动没关系,合张影也行!近日,《四川新闻联播》的“观观蜀乡行”系列节目花式打开端午喜乐。其中一站我们去到了宜宾市珙县上罗镇石板溪村,在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与三万尾人工养殖的娃娃鱼零距离互动,精神状态那叫一个“十分OK”!
7月8日下午16时许,成都彭州公安通济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湔江河通济大桥下发现类似娃娃鱼的生物,因知道娃娃鱼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不敢擅自处置。民警赶往现场并联系森林警察大队和农业农村局。经辨认,确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因叫声酷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
近日,闵行区水生野生动物临时救护站迎来了特殊客人。1月22日19点,区农业农村委执法大队接到区公安分局转来的求助信息,称有市民在闵行区某水域发现一条“怪鱼”,并已将其移送至属地派出所。接报后,区农业农村委执法人员迅速行动,经鉴定,确认是一条体长1米、体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