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菂是中国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首席科学家,分别在北大、康奈尔大学获得本科、博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做研究工作,期间对当时射电望远镜中最大的、直径350米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进行了广泛研究,该望远镜已于2020年崩塌,完全毁坏。
据清华大学天文系网站消息,日前,清华大学天文系迎来了一位重量级的新成员——著名天文学家、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教授。李菂(右)获马塞尔·格罗斯曼奖,新华社拍摄。在加盟清华之前,李菂教授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二级研究员。
欧洲中部时间7月9日,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Marcel Grossmann Meeting)授予“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马塞尔·格罗斯曼奖”(Marcel Grossmann Award)。7月7日至12日,意大利东部城市佩斯卡拉举办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
新华社意大利佩斯卡拉7月9日电(记者任耀庭 韩啸)当地时间9日,“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获颁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个人奖。李菂是首位凭借在中国国内取得的学术成果获得该奖的科学家。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于7日至12日在意大利东部城市佩斯卡拉举办。
本号所有文章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首发|品牌官作者|品牌官(图源:百度百科)引言: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深处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要想能够探测宇宙深处的奥秘一定就离不开“天眼”。但你知道吗?世界上最大最灵敏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就在我们中国。
9月28日在杨振宁看来,关于科学发展的记录和介绍工作有很多方向。一个方向是要跟近代的科学发展紧密地、近距离地结合在一起。他认为近年来中国在这方面工作“限于笼统”,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中国史学的人文传统太过深厚,延伸到民间就更糟糕,中国人有能力写好科技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