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整个国家百废待兴,这个时期的人民生活也是相对的安稳了下来,但是在我国的边境朝鲜爆发了一场由美国为首组成的联合国军队,对朝鲜的战争直接进行了干预,这场战争的爆发,也是我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个立国之战,在这样的一场战斗中我军在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的时候没有一丝的退让,当时在战场上我军的一个连长发明了一个战术,面对美军八百多人的情况下,只用了四十人就把这八百人全部击毙了。
抗美援朝被人们誉为立国之战,不仅仅是因为我国打下了这场战斗,更重要的是中国志愿军在战场上展现了众多变幻莫测的战术,期间很多战士根据战场形势自创了行之有效的战术,其中一些成为了美国军事专家的重点研究对象。
还有一种不做背离,0轴下方金叉就上0轴,在0轴上方死叉就下0轴,这种情况是发生在横盘期间的,横盘是可以在MACD运行过程中的任意位置出现的,比如当日线级别MACD在0轴下方,且远离0轴位置的第一个金叉之后,如果是标准图形的话,那么股价会小幅上升后,随即MACD死叉,股价继续向下运行,如果从60分钟级别来看,日线金叉后,60分钟应该会做一套顶背离,日线级别才会死叉,然后60分钟继续再做一套底背离。
【引言】:大伙儿都坐稳啦,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实实在在发生在朝鲜战场的故事,说的是个志愿军连长郭恩志,这家伙脑子活络,搞出了个“三朵花”战术,领着四十来人的小队伍,愣是干掉了八百多美军,是不是听着有点玄乎?别急,这就带你揭开“三朵花”战术的神秘面纱。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尽管敌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是,志愿军战士们并没有退缩,而是以他们的勇敢、坚韧、机智、敏捷、灵活的策略,使他们手中的简陋武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一次次地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奇迹。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的铁原阻击战中,由志愿军第63军188师563团8连连长郭恩志发明的“三朵花”战术,就让美军吃尽苦头。“三朵花”战术充满想象力,简洁易行,充分发挥了我军的近战优势和轻武器的作战效能。
全连仅剩四十多位战士,却将美国王牌部队骑兵一师牢牢阻挡在铁原主峰255.1高地之外,为志愿军的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眼看志愿军已经快要转移成功,但255.1高地上的炮火却越来越猛烈,8连也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1951年6月2日,志愿军第63军188师563团团长马兆民突然接到军长傅崇碧的急电,电话那头傅崇碧命令563团紧急开赴阵地,接替第189师在高台山建立新防线,这个命令比188师原计划接防189师提前了整整一天,部队提前进入阵地,这表明前方形势的恶化已经超出了预估,而事实也正如马兆民所料,为了掩护参加第五次战役的数十万志愿军主力转移休整,负责阻击5万北进联合国军的第189师战至6月2日,多数营一级单位已不成建制,师勤务营只剩下最后的60余人,已然丧失了继续坚守的能力,而他们没有完成的任务接下来就要转移到188师563团手中。
战役发起的第一天,我军就突破了敌西线防御阵地,向南推进了20多公里,在战役发起的第一天,原华北军区的第3纵队志愿军63军打得最为顽强勇敢,仅仅10多分钟,他们就突破临津江,切断了美国和英军29军的联系,然而这胜利的背后却是美军的一个巨大阴谋。
1951年随志愿军63军入朝参战,在著名的铁原阻击战中,郭恩志带领全连奋战六昼夜,击退美军精锐骑兵1师一部十余次进攻,以伤亡16人的代价,毙伤美军800余人.打出了一个惊人的模范战例,创造了一个惊人的战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