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体札记学校体育要关照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让所有学生都找到学校体育的参与感和收获感。在加强学校体育这项工作上,深圳展示出改革的锐气。近日,深圳市印发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开学在即,孩子们收到了最好的“开学礼”——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于2024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并强调“严禁削减体育课时,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引发广泛关注。
进入信息时代,儿童青少年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和生活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深圳近日出台政策,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从2024年1月1日起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引发广泛关注。此外,北京、上海等地也已在保障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鼓励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来源:【宁夏日报】随着青少年体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曾被认为是“副科”的体育课越来越被重视。在政策引导下,“每天一节体育课”正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大趋势;还有地区通过延长课间、设置大课间等方式增加体育运动时间,鼓励学生参与锻炼。孩子们走向户外“动起来”有何新变化?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杨扬带来了一份《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体育强心作用、保障学生体育活动的提案》。她建议,切实落实“学生校内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相关要求,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将其纳入学校领导绩效考核。
将过道、教学楼、校园文化区的“边角料”打造成“微操场”;把中心场地设计改造为篮球和体能训练相结合的多功能区域;在不影响每周课时总量的前提下,灵活开设长短课、大小课……阜阳市颍州区清河小学这学期以来的调整,为的就是把“每天一节体育课”开足开好。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时为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三年级至初三每周3节体育课。
如何计算运动时的最大心率?怎么锻炼肩膀的柔韧性?……这些略专业的运动知识,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已能将答案脱口而出。体育课除了跑跳投,还能学到什么?在上理附小的体育课上,学生的角色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科学家”,他们的实验观察对象正是运动前后的自己。
今年8月,安徽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的通知》,要求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办、民办学校,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必须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上、下午各开设一次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保障学生每天两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昨天,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本报“无体育,不教育”直播节目中表示,刚发布的《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旨在让体育考核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积极运动的“助推器”,让更多学生可以得高分、得满分,增健康、增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