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受降雨影响,重庆多个河流水位上涨,一段九龙坡彩云湖“捡鱼”的视频也在朋友圈开始盛传。随后,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向彩云湖公园处确认,该公园工作人员介绍,“捡鱼”视频的拍摄地点并非彩云湖公园,7月1日的彩云湖公园水位正常可控,还有市民在凉亭里休闲聊天。
10月26日,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联合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委等单位,在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投放了1.25万尾鲢鱼和鳙鱼,在保障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彩云湖的水体自净能力。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1.25万尾鱼苗来到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这个“新家”。
3月22日,市民在九龙坡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游玩。当日是“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据悉,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83.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6.94公顷,由彩云湖、桃花溪部分河段和净化城市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组成为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10月14日,重庆市委党校2022级在职研究生经济管理三班赴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据悉,彩云湖原名桃花溪,是长江流经重庆主城核心区最大的一条次级河流,在20世纪桃花溪流域被居民区和工业区覆盖,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桃花溪。
在中国,吃鱼是一件讲究的事情。重庆虽然地处内陆,但是托了长江和嘉陵江的福,一年四季,河鲜不断。鱼肉营养丰富,富含高蛋白,多吃也不怕长胖。重庆人对吃鱼的热爱,恐怕也是外地少有的,如何把鱼吃出境界,吃出花样,也是大大小小的鱼庄老板们费尽心思要做的事情。
新华社重庆6月24日电 题:从“臭水沟”到“桃花源”——重庆九龙坡区桃花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观察新华社记者何宗渝、吴燕霞、李晓婷每逢周末,不到下午4点,重庆九龙坡区桃花溪畔亲水步道上的“小花市集”便人头攒动,充满烟火气的小吃铺子、新奇的文创摊位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当天,重庆市林业局在合川三江国家湿地公园举行宣传启动仪式,多形式向群众普及湿地保护的相关知识。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既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也是约会四季的打卡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