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妇幼保健院获悉,该院输血科主任李春莉、副主任医师张涛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1例新等位基因,该等位基因于近期被世界卫生组织收录,命名为HLA-DPB1*05:01:19,成为人类基因库的“新成员”。
7月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获悉,近日,该院输血科研究人员李春莉、张涛等联合重庆市血液中心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HLA上发表了相关文章,叙述了该团队发现1例HLA新等位基因的过程及意义。
大型国际专家团队分析了34000年前生活在西欧和亚洲的近5000名人类的骨骼和牙齿化石,创建出世界上最大的古人类基因库。通过对古人类DNA进行测序并将其与现代样本进行比较,团队绘制了基因和疾病随人口和时间推移的历史传播情况。
7月7日,记者从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获悉,该医院输血科李春莉、张涛等联合重庆市血液中心研究团队,首次发现1例人类基因库“新成员”。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输血科主任李春莉(女)和副主任医师张涛(男)正在做研究。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尼安德特人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群体。他们曾在地球上生活,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地球的历史约为46亿年,生命的起源可追溯到6亿年前,而人类的发展历程相较而言则短暂得多。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尼安德特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故事引人深思。
2024年2月14日,潍坊市人民医院输血科发现的首例ABO血型系统B亚型新基因被国际Genbank数据库收录并公布。核酸序列号为:PP278379。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正确鉴定ABO血型在输血医学及器官、骨髓移植等临床医学工作中都非常重要。
《指引》是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分委员会编制的第一份伦理规范,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与国际准则一致、符合国家规范和中国实践的指南,回应了国际学术共同体的关注《指引》在人类基因组编辑的特殊要求中,对人类基因组编辑的研究活动和伦理要求做了清晰的区分:一是将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与临床
转自:微泰州惊叹!泰州发现比“恐龙血”还要罕见的血型小p血型!发现此血型的曹国平,今年59岁,泰兴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发现这个小p血型既曲折又幸运。”曹国平介绍,多年前他就遇到过这种特殊的血型,当时就发现是小p血型,因种种原因,没能进一步进行基因分析。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张伦记者毛晓华)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极为少见,在人群中占比约0.4%。可是你知道吗,有一种血型出现的频率低于百万分之一,这就是小p血型。目前,我国记录在案的小p血型仅有10余人。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月6日,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主任曹国平在血液检测中发现一例罕见的小p血型,经基因测序,为全球首次在这种罕见血型中发现并确认了新的基因突变方式,人类基因库分配序列号为OR9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