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得劲儿度” 源于四季分明的气候 韵味悠长的历史 品类众多的美食 还有“尔滨人”随处可见的松弛 中央大街、哈尔滨大剧院 群力音乐公园、中东铁路桥…… 哈尔滨这座城市充满了异国情调 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 西方的装饰手法 与中国传统祈福文化的雕花图案相结合 一栋栋老建筑留
从东北烈士纪念馆出来正值中午,我们计划下午去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午附近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在本次哈尔滨之旅出发前,就刷到了哈尔滨有几个老字号餐馆挺好吃,都位于道外区老街区,这片区域还有一个响亮的名称-“中华巴洛克”。
靖宇街与头道街交口,有三座各具特色的建筑,丰富奢华的装饰手段营造热烈的氛围。建筑主人极尽所能炫耀的财富与骄傲,穿越百年扑面而来。这个一梁一栋都带着高级审美的十字街口,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影像的地点。是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群的“诞生地”。
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百年前的面包石路面重新恢复,沿街的中华巴洛克三期首开区历史文化建筑和院落同步完成修缮,以崭新的姿态再现百年街区历史风貌,吸引了广大市民和中外宾客来此旅游“打卡”,感受并触摸记忆中的“老道外”。
哈尔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百年前的富家店,今天的老道外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崛起兴盛之地。百叶云集,千商竞秀。一条正阳街,二十条辅街构成了一幅滨江繁盛图。商业的繁荣吹生了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群,形成了老道外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和建筑特色。
这个冬天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三期首开区惊艳亮相那些曾经残破、掉落、蒙尘已久的老建筑,似沧海遗珠悄然间再获生机,为人赞叹。最亮眼的,是楼体上繁复华丽的雕花,西洋风格中充满了中国元素符号,堪称三期首开区建筑群的点睛之笔。修复者将这些雕花称之为“灰雕”。
音乐长廊的艺术氛围、防洪纪念塔的岁月回响、城市规划馆的未来蓝图——哈尔滨的每一处地标,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梦想,与如今的冰城雪韵形成交响。跟随主播迟茜的脚步,走进这座城市,发现这里的独特魅力,聆听它的迷人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