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于红靓 《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首次提出了“建立战略留白用地机制”的任务要求,并统筹划定了全市市级战略留白用地,旨在为城市未来重大战略、重大产业、重大设施建设、重大公共安全问题等谋划预留战略空间。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为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提高国土空间治理效能,支撑城市能级跨越提升,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近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
对于市民重点关注的“青岛市政府有无搬迁计划”的疑问,吕恒良透露,《青岛市都市圈发展规划》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编制,青岛都市圈主要包括青岛市全域,潍坊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东港区,烟台市莱阳市、莱州市、海阳市,陆域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波 为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提高国土空间治理效能,支撑城市能级跨越提升,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近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波11月9日,国务院批复了《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青岛总规》)。《青岛总规》是青岛历史上首个“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青岛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青岛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齐鲁晚报青岛10月12日讯(记者 杨林) “南强北弱、西强东弱”是青岛医疗资源分布的现实写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青岛市已经在李沧东部预留医疗用地,但建什么样的医院、医院规模等详细内容还没有定下来。10日,青岛市卫计委副主任薄涛做客“行风在线”,就青岛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与市民交流。
2023年,青岛的高端改善市场,依旧能打。遍览青岛楼市各个月份的销售榜,你会发现,排在前列的总是那些高端改善盘:有更优质的城市地段,贴近自然又不失繁华;有更纯粹的改善产品,舒适多能的户型;有更高质量的社区景观和更高端的社区配套。还有一点,那就是名企打造。
康复大学预计将于2023年招生,红岛高铁站将在6月前具备开通条件,另外,今天市规划局的座谈显示,随着两个重要项目的启用,地铁线路等也将综合考虑起走向。关于高新区红岛的未来,政府的搬迁等问题,也有了最新回答。
半岛全媒体记者郭振亮红岛规划预留6处高中、19处初中、40处小学、6大区级商业服务中心。地铁1号线南北段计划于2020年开通运营,地铁9、10号线正处于前期论证阶段,双元路立交桥、长江路大桥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规划》充分结合城阳区的实际和发展需求,立足“四区一园”的发展定位,从全区层面通盘谋划城市更新行动,聚焦“城市结构重塑、产业转型升级、城市活力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城市承载力升级、生态环境修复”具体任务,提出城市更新策略,构建“一脊、一脉、两轴、一廊”的发展格局,搭建城市更新规划实施路径,创新探索城市更新模式,整体性、系统性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实现“中央活力区、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