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战争史中,狙击手虽然从来没有成为过战争中的主力,但是也一直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回望知名狙击手,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斯大林格勒杀神“瓦西里.扎伊采夫”,还有苏芬战争中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等国外知名狙击手于隐蔽处架枪瞄准敌人的身影。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大型融媒报道《寻找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场,志愿军将士以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还创造性地制定了很多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术,利用单枪、单炮杀伤敌军单个或小群目标的“冷枪冷炮运动”就是其中的典型。
当时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比现在要落后得多,所以张桃芳的事迹传开以后很多人都不相信,对于上报的数据持以怀疑的态度,其中就包括张桃芳所在部队的军长皮定均,按说自己手底下的兵这么优秀,皮定均应该高兴才是,但他却对于这个看上去很不真实的战绩产生了质疑。
张桃芳,男,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中国军人,狙击手、飞行员,中国狙击之王,1951年3月加入志愿军。世界十大狙击手名单当中有一位是我们中国人,他仅用一把没有瞄准镜的M1944式是那杆老式步枪作战仅32天,毙敌214人创下单兵杀敌最高纪录。
随着《狙击手》这部电影的热映,英雄张桃芳再次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因为该片的原型就是号称“中国狙神”的张桃芳。可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狙神可不止张桃芳一个人,还有一位就连张桃芳也自愧不如,这个人就是邹习祥。
2018年1月27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评选世界十大狙击手,名列榜首的是中国军人张桃芳。在中国,“张桃芳”并不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作为几年前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狙击手》的原型,他的事迹开始被更多的人了解。
1951年3月,张桃芳加入了中国解放军。令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个从来没有学习过狙击的年轻人居然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就赢得了“天才狙击手”的称号。他有一项绝活:能用无瞄准镜的步枪成功射杀敌人。当时在志愿军担任第九兵团军长的皮定均,听到这个新兵的事后,立马让参谋长将人带到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