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人民群众一员”发帖:我是中方县新路河镇黄土坡村田冲组的一名扶贫对象,我们组唯一的一条通往外界的小马路(村民自己集资修建)因年久失修已无法通车,出行十分不便;饮水方面也较困难,没有自来水,只有自家从山沟里引下来的溪水,雨水季节还好,但每到枯水季节,水源就无法满足正常生活需求;
来源:新华社(海报拍摄:觉果、詹彦 制作:张宸、旦增努布) 新华社拉萨6月22日电(记者王泽昊)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白玛镇的乃然、西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栋栋红白相间的崭新居民楼整齐排列,便民服务站、超市、餐馆、卫生院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1.什么是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将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与发展条件较好地方。2.可以享受易地扶贫搬迁的条件?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且满足“两个50”。3.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的识别登记和工作程序是什么?十一步工作法。
易地扶贫搬迁让近千万脱贫户的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搬得出,要稳得住,能致富。走进于都县思源社区,能看到崭新的楼房林立,树木郁郁葱葱,老人三五成群,坐在木质结构的休息亭中,聊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在摆着健身设施的广场上追逐嬉闹。
2019年以前,谭献祯一家生活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上义屯,这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一家人靠着父亲谭惠华在建筑工地打零工和母亲谭怀柳在县城打工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以前在老家,为了到学校读书,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中午吃的是自己带过来的冷饭。”谭献祯回忆道。
本文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出版发行《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十三五”千万贫困人口搬迁脱贫纪实》约稿要求,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相关力量,系统梳理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形成长篇全景式深度纪实。全篇约1.
搬迁群众就业稳定、生活稳定,易地搬迁才算完成了任务。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永安片区管委会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指示要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工程,建立良种羊繁育中心、骆驼养殖点、温室大棚等易地搬迁点,着力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
记者 秦玉龙 李芳芳颉岭村的变迁史凌晨五点,一声鸡鸣,打破了这个边远山村的寂静。随之,犬吠、牛叫、顽童的嬉闹,连同大人的应答声渐次响起。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中,崆峒区峡门回族乡颉岭村从沉睡中苏醒,开始了新的一天。
石兴伦 赵晶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月6日,大年初九,花垣县民乐镇民河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以工代赈项目已全面复工复产,奏响了新一年奋进的乐章。“假期前我们就在县发改局指导下制定了今年详细的复工计划,并提前做好设备检查、原料筹备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复工复产能够顺利推进。
本报北京11月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举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介绍,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同步新建了约3.5万个安置社区,“十三五”期间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红网时刻怀化6月5日讯 位于洪江市江市、太平2个乡镇的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整洁漂亮的单元楼,一排排青翠欲滴的绿化树,一个个规划配套的新设施,村规民约上墙、路口安装监控、菜地划分区域、硬化路通门口…
易地扶贫搬迁是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原则,将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发展条件较好地方,并通过产业、就业、培训、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系列帮扶措施,使其摆脱贫困状况、实现稳定脱贫的综合性扶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