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35岁仿佛一夜之间成了职场人的“软肋”。面对这个骤然提前的“人生下半场”,全世界“被中年”的人们似乎都很迷惑。不过,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及哈佛商学院公共领导力实践领域教授亚瑟·C.布鲁克斯看来,大可不必如此焦虑。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当下,“35岁职场门槛”成为热议话题。求职难、晋升难、再就业难等问题,仿佛是35岁以上群体在职场中难以跨越的一道坎。35岁,究竟意味着什么?而35岁的职场人,又在面临着什么?
有网友问:今年35岁了,依旧一事无成,都快奔四的中年人了,还是一地鸡毛,工作没起色,生活乱糟糟,感觉很挫败。我该怎么办啊?在奔四的这拨人当中,虽然我们不愿意去承认年纪的增长,但内心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不再年少,身体和精力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应该是从2021年开始,诸多名气如雷贯耳的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第一批被淘汰的员工,指向了35岁以上的“老人”。当时以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选择,但没想到随着时间逐渐推移,这样的现象似乎渐渐成了惯例,35岁成了危机年龄,被裁的风险无限放大。
该名网民在留言中写道:“我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今年45岁,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而我辞职回家半年后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近年来在网络上,35岁现象一直都是热议的话题,这份留言再次戳中了部分人的痛点。
前段时间我姐妹做完矫正了,历时两年半,她终于摘牙套了,整个人确实是精致了不少,不得不说牙齿整齐了是显的年轻有精气神很多,我是看完她的效果蛮心动的,加上问完她的反馈之后,有点被种草,所以就去面诊了她说的任蕾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