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这些词汇看似距离我们普通老百姓很遥远,其实与我们息息相关。关心国家金融发展绝不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我们没有伟人的胸襟、气魄和能力,但是作为大树下的蚍蜉,也需要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
财联社1月15日讯(编辑 夏军雄)当地时间周二(1月14日),高盛CEO大卫·所罗门表示,美国经济处于“脆弱状态”,但他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将于下周正式重掌白宫,他的一些政策与即将下台的拜登政府截然不同。
12月3日,在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上,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从经济角度分析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并给出应对建议。“我认为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从制造业经济转向需求驱动的服务创新型经济、知识经济。
作者:李春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洪汝(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化的内外环境下,我国经济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明年全球经济走势如何?临近年末,各大组织与全球多边金融机构纷纷给出了答案。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在《2024全球贸易与发展报告》中预计2024年和2025年的增长率仅为2.7%,低于2001年至2019年期间3%的年均增长率。
来源:经济日报2024年,全球经济处在缓慢复苏过程中,增长动能依然不足。展望2025年,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保持相对稳定,但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化态势可能进一步加剧。同时,全球通胀率有望继续下行,就业市场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
【观点摘要】目前成绩的取得,也再次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强大韧性。科技创新要跟产业创新融合,要以良好的生态来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就是要防止新的还没有撑起来,把旧的先给抛弃掉。
记者 辛圆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显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加力背景下,11月,工业生产动能有所提升,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不过,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并未缓解,投资、消费增速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增速较前10个月回落0.
【特别关注】作者:万喆(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2024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激烈博弈,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层出不穷,岁末几起航空事故也为这一年的变乱交织添加了新注脚。
来源:经济日报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亮点满满,传递出很多信号。本期“对话经济学家”邀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围绕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解读。
新华社布鲁塞尔1月31日电 题:欧洲经济陷入停滞 增长前景难言乐观新华社记者康逸 丁英华 马悦然欧盟统计局1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受法国和德国这两大欧洲主要经济体经济收缩拖累,去年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停滞。
国家统计局12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2%,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1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
“生产升、需求增、就业稳、市场暖、质量优!”12月16日,国新办发布会介绍2024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在回答总台央视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作用下,11月份国民经济稳步回升。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1月份,宏观政策组合效应继续显现,工业服务业较快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社会预期有效提振,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国民经济延续9月份以来的回升态势。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协同发力,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扩张步伐有所加快,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稳定扩张。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