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人:祟明,南通,泰州,扬中,扬州,天长。苏北人:盐城,淮安,连云港大部分。北方人:徐州,宿迁,连云港一部分。加上再往北的所有地方的人。以上还有一个统一称呼:‘乡下人’!当然‘乡下人’包含很广,江苏境内的镇江和南京也都是他们眼里的‘乡下人’,江苏以外其他地方同样是‘乡下人’!
苏州人认为的江北,通常是江苏省内的江淮一带,南京人眼中的江北,又是另一幅景象——2015年江北新区成立,它囊括了浦口区、六合区全境以及栖霞区的八卦洲,在江北新区成立前,南京也有江北这一概念,主要是指老浦口、大厂等沿江一带,离主城区较远的区域如六合北部等地,通常不会被纳入江北。
“江北人”一词在交往不够密切的古代使用并不多,但近代以后,随着苏北的衰落,尤其是上世纪上半叶苏北的洪水等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因素,导致苏北地区赤贫化,无数苏北人背井离乡前往大上海等江南地区谋生,由于贫困、民风等原因,其口音也被当地人调侃。
对江北人的歧视,在20世纪70-80年代还普遍存在于上海市民的意识中。当年,上海人所戴的“上海牌”手表按表壳的含钢量来区分表的质量和价格,有“全钢”、“半钢”之分,惟因“钢”和“江”,在沪语中发音相同,因而相应地被谑读为“全钢”和“半钢”,分别代表某人父母双方均为江北人,或者,其父母双方中一方为江北人。
“苏北人”在上海文化语境中,始终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 过去,在上海的传统滑稽戏里,苏北人往往是被娱乐的对象;而今,这一主题在上海脱口秀和短视频内容中依然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创作者们绕不开的话题。门腔在《喜剧之王单口季》中。
上海人口中讲的就是“江北人”一词在近代以后,随着苏北的衰落,尤其是上世纪上半叶苏北的洪水等自然灾害和战乱等因素,导致苏北地区赤贫化,无数苏北人背井离乡前往大上海等江南地区谋生,由于贫困、民风等原因,其口音也被当地人调侃。
所以,苏南人、苏北人、苏中人、南京人、苏州人、无锡人、南通人、常州人、徐州人、盐城人、扬州人、泰州人、镇江人、淮安人、连云港人、宿迁人、昆山人、太仓人、邳州人、江阴人、常熟人、张家港人、东台人、高邮人、兴化人、新沂人、溧阳人、丹阳人、泰兴人、启东人、海门人、宜兴人、如皋人、海安人、仪征人…